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也不能終止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你知道嗎?正常情況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可以終止勞動合同。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勞動合同就算到期,單位也不能與勞動者終止合同。下面來為大家詳解社保轉移的具體知識。
問1:合同終止就是合同解除嗎?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答:勞動合同解除與終止的區別,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1、性質不同。勞動合同的解除,是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要么協商解除,要么單方解除,強調主觀因素;勞動合同的終止,則更加強調客觀因素,即基于某些客觀情況的發生,而導致勞動關系終結。
2、事由不同。解除勞動合同的事由,具體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的第三十六條到第四十一條,比如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中,可以分為過失性解除、無過錯解除以及經濟性裁員。而勞動合同終止的事由,則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的第四十四條,具體有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或勞動者喪失主體資格或主體消亡等。
3、程序不同。為了避免解除權被濫用,解除勞動合同必須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最典型的就是通知工會程序;而勞動合同的終止因為一般是客觀因素所致,所以在程序方面的要求相對比較寬松。
4、法律后果也不盡相同。在用人單位無過錯解除中,還可能涉及代通金,而勞動合同終止則不存在代通金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注意準確使用解除和終止這兩個詞,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問2:如果有職工在終止合同前,用人單位沒有為其安排離崗前的體檢,合同終止后職工發現自己患了職業病,這應該由誰來買單呢?
答: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之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
第四十二條規定的六種情形之一,就是“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也就是說在此情形下,即便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也不能終止勞動合同。
如果用人單位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也要注意,應該在勞動合同終止之日起的一年內申請仲裁,否則一旦超過法定時效,合法權益將很難再獲得保護。
另外,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醫學觀察期間,產生的合理費用,一般都應由用人單位承擔。
問3:傷殘等級與能否終止勞動合同有什么關系?
答:勞動合同期滿時,如果勞動者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的,是否能終止勞動合同,需要視傷殘等級,區別對待。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如果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這時候企業不能因勞動合同期滿而與其終止勞動關系。
如果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
如果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合同期滿時,即可終止。
問4:在什么傷殘等級,終止合同,用人單位需要支付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呢?
答: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但職工可與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如果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也是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