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工會獨立性 落實體面勞動
北京基層工會主席有望實現工資由上級工會負擔,“經濟命脈”與企業脫離。這意味著,北京將首次出現“身份獨立”的基層工會主席。此外,市總工會還將醞釀基層工會主席直選、外派等方式,加強基層工會獨立履行職責的能力(8月30日《新京報》報道)。
工會終于得到了經濟獨立性、行政獨立性和作為獨立性,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權力增量和職能增量,而是意味著工會組織的自由度、靈活度和行政剛性得到了空前的強化和激活。在一把手面前,工會主席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忍氣吞聲,仰人鼻息,唯唯諾諾,惟命是從了,更不用時時處處“一切聽領導的”。它可以按照《工會法》、《勞動法》認真作為,全心全意為工人服務,以工人權益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真正成為“工人的娘家人”、“工人的真正靠山”。
在拖欠工資、壓低工資、勞動福利屢打折扣的今天,在塵肺病等職業病有增無減的今天,要想真正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談到的“體面勞動”,讓勞動者擁有合理的工資收入、對等的心理關懷和職工福利,從根本上杜絕各種不良用工生態。僅僅依靠有關部門的“年終執法”和媒體監督是不夠的,這種一陣風式的執法只能緩解“非體面勞動”的癥狀,卻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和改善不體面的環境和丑惡動機。而必須依靠獨立自主、敢作敢為的基層工會介入,監督、督促用工不良,甚至利用自己權威性、獨立性的判定引導工人和資方進行合理談判,合法維權,甚至可以動用罷工、停產等手段,合理維權,最終改善和提高工人的合法權益,真正落實體面勞動。
而毋庸置疑的是,受到傳統管理體制的影響,我們的各級工會長期以來一直都是“企業的影子”、“老板的附庸”,缺乏獨立行政權、經濟權,時時處處不得不看領導的臉色辦事。否則,工會主席就會被革職罷權。工會雖然存在,因為是“領導者的工會”,而不是“工人自己的工會”,盡管他們非常了解各種不良用工生態,也不得不成為“維權啞巴”、“花瓶工會”,難以發揮真正的行政功效。工人很失望,工會很委屈,現實很無奈。
北京市的工會改革具有非常的針對性、前瞻性。既然“工會阿斗化”的原因就是獨立性不夠,那就斬斷纏繞工會運作的一些經濟鎖鏈和行政繩索,讓工會從委屈和被捆綁中脫離出來,強化行政剛性,增加鋼筋鐵骨,只要是損害了工人的權益,就據理力爭,毫不妥協,發揮積極的維權功效。
既然認識到了“工會軟肋”,就應該有改革的決心和膽略,在很多地方都觀望徘徊、缺乏改革熱情和愿望的今天,北京市逆流而動,率先賦權,敢于嘗試,這無疑是一種人無我有的改革熱情。因為這種改革動力源于社會、源于公眾,它一定能和社會大眾需要緊密結合到一起,受到擁戴。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主旋律,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薪酬收入以及平起平坐的經濟尊嚴,也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構成。北京市順應這種客觀需要,為工人合法權益的發展鼓與呼,也是對經濟轉型的最積極的回應。這種做法如果能得到其他地方的積極跟進,人們期待的“體面勞動”就能真正降臨。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