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數千假檔案騙吃社保唐僧肉
山東濟南查處3000余份提前退休造假檔案,涉及養老保險金近3億元
據新華社電 近日,濟南市人保局公布查處了3000余份涉嫌提前退休造假等不合規檔案,避免養老保險金損失近3億元。作為退休人員“養命錢”的社保基金緣何成了頻頻騙領的“唐僧肉”?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企業職工各取所需
近日,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管理退休審核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稱某單位報送特殊工種退休的檔案材料涉嫌造假。經查實,這家單位將非從事特殊工種職工原始檔案的有關表格抽出,重新填寫后再裝訂,通過造假違規辦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
這一舉報并非個例。自2006年以來,濟南市人社部門接到群眾此類舉報80余次,查處特殊工種造假檔案達3000余份,涉及養老保險金近3億元。“這些單位和個人把社保基金當成‘唐僧肉’,目的就是想要千方百計騙領養老金。”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鄭志友說。
鄭志友說,近年來,隨著企業改制力度加大,一些企業為減輕負擔,與職工合謀或誘騙職工辦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以減少人員工資及社保福利費用開支。同時,由于部分企業效益不好,職工工資水平不一定比養老金高且不穩定,一些職工為進社保“享福”,甘愿配合企業造假。
看似“餡餅”實則“陷阱”
提前退休造假騙領養老金,表面上看是職工“沾了光”,但從長遠看實際上卻是“吃了虧”。
濟南市社會勞動保險事業辦公室有關人士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濟南為例,近些年全市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遞增,提前5年退休就意味著基礎養老金計算基數低50%。其次,提前退休導致繳費年限少5年,按照平均工作年限為25年至30年計算,實際少拿20%左右。此外,個人賬戶少5年的繳費和利息,而計發月數要比正式退休職工的大。綜合以上因素,提前退休的養老金水平將比正常退休低50%以上。
提前退休造假騙領養老金不僅損公不利己,還觸犯了國家法律。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長劉長立介紹,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明確規定:“騙取社會保險待遇或者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并處騙取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養老保險制度受沖擊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魯仁認為,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以個人60歲后領取養老金進行設計的,提前退休人數不正常增多,既直接造成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的減少,又加劇了基金的支付壓力,容易造成保險入不敷出,給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帶來不利沖擊。
據測算,如濟南市一年辦理特殊工種退休4000人,按全市2009年月社會平均工資2491元/人作為繳費基數,5年將減少基金收入近2億元;按全市2009年月人均養老金1520元計算,5年將支出養老金3.6億元。一進一出,涉及養老保險基金達5.6億元。
上一篇:為戶外勞動者撐起一把“遮陽傘”
下一篇:山西:復合藥品將列入醫保支付范圍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