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躍偉:請勿放任乞丐行業走向“職業化”
路人施舍一毛錢,未料行乞者嫌少,竟發火了:你這是打發叫花子呢?!(9月10日 楚天都市報)
一毛錢嫌少,一元錢湊合,十元錢不嫌多,一百元的紅鈔票最好,如今,乞丐們行乞的標準似乎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水平而不斷提升,而傳說中的“丐幫”隊伍也在逐步壯大,乞丐們朝著“職業化”的道路大步邁進。
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周圍有關乞丐的新聞吧。9月3日,搜狐視頻報道了《揚州驚現“駱駝乞丐” 不給錢就堵門》;8月28日,蘇州日報報道《蘇州九成乞丐把乞討當職業 收入甚至超過白領》;8月27日,燕趙都市報記著暗訪乞丐,發現不少乞丐白天乞討,夜宿旅店。而近期最著名的乞丐,莫過于網絡紅人“犀利哥”,憑借一張頹廢迷離的照片在網上迅速爆紅,不少商家找其代言、走秀。國外乞丐更為“職業”,已有不少乞丐步入“中產階級”。英國《每日郵報》9月1日報道,目前英國國內“中產乞丐”不在少數,讓英國地方政府頭痛無比。
這些平時在普通市民眼里看來要么邋里邋遢,要么身患殘疾,并無其他特點的“叫花子”,如今卻令人驚異地表現出越來越“職業化”的趨勢。為了乞討,他們成規模地走上了“集團化”的道路;為了乞討,他們劃定了嚴格的內部界限,嚴禁“同行”過界行乞;為了乞討,他們開始專研化妝、口才、表演等職業技能,并熟練的運用于日常“工作”之中;為了乞討,他們對國家設立的救助站退避三舍,對好心人推薦的工作置之不理。“職業化”乞丐認為身穿破衣,伸手要錢已然是一份工作,每日的走街串巷已是勞動,所以乞討得來的錢已是“勞動所得”,他們拿的“理所應當”。不管社會大眾是否接受,無論行為是否遭到公眾譴責,乞丐行業的“職業化”道路已經起步,并呈現出逐步壯大之勢。
“職業化”乞丐一般身體健全,是一個具備勞動能力的正常人,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勞動生活,但他們卻甘愿過著衣衫襤褸,走街串巷的乞討生活,甚至在社會為他們提供正當工作機會的時候不屑一顧,這就屬于道德品質問題了。他們依靠社會上的好心人生活,儼然已成為社會的“寄生蟲”。
筆者想提醒社會上好心的人們,切莫再對“職業乞丐”施以援手,更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切勿放任乞丐行業走向“職業化”。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