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區人大開展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調研
9月14日,龍巖市新羅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呂仁安帶領調研組到區直相關部門、相關企業開展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調研,重點了解新羅區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情況、就業政策落實情況、社會保險運行情況以及貫徹勞動法律法規情況等。
調研組指出,當前新羅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依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就業結構矛盾比較突出。一面是缺工依然,一面是就業落空;二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壓力大。目前,全區約有2萬多名富余勞動力,開展不同項目的技能培訓,需要花大人力、物力、財力;三是社會保障體系有待完善。特別是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參保政策、公務員醫療補助辦法等有待完善;四是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法律體系尚不完善。用工單位不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現象依然存在,農民工工資拖欠案件、工傷案件還時有發生。
針對調研過程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調研組建議:一是進一步做好再就業工作。持續開展就業服務系列活動,相關部門要聯合開展就業援助、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等專項活動,每月至少舉辦三次以上供需見面會,積極提供及時有效的就業信息、政策咨詢和職業介紹服務。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開展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繼續做好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補助、技能培訓等各項優惠政策落實;二是加強保險基金管理工作。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力度,改善服務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基金內部控制、監管和稽核力度,確保各項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維護參保對象的合法權益,實現社;鸬陌踩、規范、穩健運行;三是積極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要把握國務院支持海西建設的重大機遇,積極營造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進一步制定優惠政策,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努力拓展二、三產業的發展空間,增加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按照“政府統籌、部門組織、農民受益”的工作機制,以培訓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加強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提高農村勞務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能力。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