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關天區"養老保險應打破身份限制
《陜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0)》14日首發,這是陜西省第一部有關人保的藍皮書。藍皮書建議,在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對接方面,要逐步打破居民身份限制。
內容
神木“免費醫療”等陜西經驗寫入藍皮書
《陜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0)》由省社科院和省人保廳合作完成,是陜西省第一部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藍皮書。
據省人保廳副廳長翟四虎介紹,藍皮書中既有對陜西養老保險改革、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問題、陜西省醫療保障制度、陜西省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等政策的分析研究,也有對社會保障領域的創新事件如寶雞“新農保”試點、神木“全民免費醫療”等典型案例的調查與分析等。
觀點
未來20年陜西省仍將處于“人口紅利”期
藍皮書認為,陜西省人力資源總量穩定發展,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目前我省15歲~64歲的勞動力人口為2785.2萬人,占人口總數的73.8%。據預測,未來20年仍是陜西省的“人口紅利”期,陜西應抓住難得的機遇,加快發展。
既然陜西省人力資源特別發達,為什么很多企業還是招不到合適的人才?省社科院副院長石英表示,“人口紅利”指的是年輕勞動力的比重較高,這意味著養老的負擔較輕。目前的招工難和就業難是由于人才的供給和需求錯位導致的,陜西省應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努力將從勞動力資源大省轉變成人才大省。
熱點
推進“關天經濟區”養老保險對接
關天經濟區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但是,由于區域內養老保險制度不統一,阻礙了人才的流動,進而影響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藍皮書對關天經濟區養老保險的對接提出了對策和建議:在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對接方面,要逐步打破居民身份限制,由目前的城鄉戶口分割改變為統一的按居住地進行屬地管理,實行一視同仁,共享國民待遇;將全體施保對象分為有工薪收入和無工薪收入的兩類,按照相應的參保政策執行等。在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對接上,藍皮書建議,天水應按照陜西已經成熟的體系進行改革,完成與關中的對接。
關注
“三峰疊加”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難
高校畢業生就業也成為藍皮書關注的內容之一,書中對就業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議。藍皮書認為,陜西就業市場正面臨農民工返鄉回流高峰、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增加高峰、大學生畢業高峰這“三峰疊加”的影響,加上第三產業發展不充分、人才培養結構不合理,最終導致了就業難。
書中建議,陜西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中小民營企業,調整人才培養結構,一些高校必須向培養技能型人才、生產型人才的方向轉變,同時打造人才交流平臺、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建立大學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等。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