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萬農民將享受養老保險金
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被稱為繼實現農民“種地不交稅、上學不付費、看病不太貴”之后,實現“老有所養”的又一件大實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長沙高新區近日召開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業務培訓會透露,今后,該區4.4萬名農民將享受到養老保險金,這也標志著“全民養老時代”的到來。
新政 實現城鄉居民“老有所養”
近日,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國家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市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把全市農村居民和城鎮無養老保險關系的居民納入保險范圍,實現長沙市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根據這一新政,長沙高新區出臺了《長沙高新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逐步實現該區城鄉居民“老有所養”的社會建設目標。
據了解,這項政策主要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原則,依靠政策的優惠吸引城鄉居民自愿參保,個人、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把盡可能多的城鄉居民吸納到養老保險保障范圍來,同時對城鄉居民參保實行屬地管理,一步做實個人賬戶,確保基金保值增值。
標準 100元至500元5個檔次任選
根據方案,高新區參保對象為具有高新區轄區內區公安分局管理的常住人口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采取按年繳費的方式繳納。繳費共有5個檔次,分別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參保繳費,將給予繳費補貼,補貼標準為:按100元繳費的每人每年30元,每提高一個繳費檔次,增加補貼5元。參保居民可以從五個繳費標準中任選一個標準按年繳費,多繳多得,也可以在不同年度自愿改變繳費檔次,累計繳費年限不少于15年。
為保障特困人員參保繳費,高新區還對城鄉“三無”人員和城鄉低保戶中的重度殘疾人員由管委會代其繳納每年100元的養老保險費;對其他重度殘疾人,由管委會代其繳納每年一定額度的養老保險費。
待遇 60歲以上可直接每月領60元
每個參保人都將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按照規定,個人賬戶資金包括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和利息、政府補貼和利息、集體補助和利息、其他收入和利息。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在繳納養老保險費一定年限后,自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可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待遇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其中個人賬戶月養老金為本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39個月,基礎養老金目前定為每人每月60元,參保人員累計繳費超過15年,每增加一年,其基礎養老金每月增加0.5元。
需特別指出的是,今年7月1日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和其他退休待遇的城鄉老人,不用繳費就可以按月領取60元基礎養老金,但是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這筆養老金預計11月份將統一發放。
下一篇:承德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5萬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