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縣投入2900萬元支農資金促農增收
今年來,尼勒克縣緊緊圍繞促進農牧民增收這個核心,以發展現代畜牧業、設施農業、特色林果業、扶貧開發、勞動力轉移為增收主渠道,出臺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整合資金重點扶持,在建立農牧民持續快速增收的長效機制上取得了新成效。截至目前,全縣支農資金總投入達到2957.5萬元。
一是發展現代畜牧業促農增收。今年尼勒克縣投入500萬元用于發展畜牧業,并通過貼息貸款對良種進行補助等方式,重點在牧民定居建設和規模化養殖上進行了新的嘗試和突破。牧民定居工程與災后重建、抗震安居及移民工程相結合,資金捆綁使用,統一規劃設計,建設標準高、內容豐富,符合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和新型城鎮化的需要。截至目前,已新建游牧民定居戶520戶。同時扎實推進牲畜養殖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目前,8個優質奶牛養殖小區,5個牛羊養殖和育肥小區,3個科技示范園和5個改造提升的老養殖小區都在緊張的建設之中。
二是以特色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和綠色有機農業為重點,最大限度地挖掘種植業增收潛力。今年新建溫室360座、拱棚1300座。縣政府繼續加大大財政投入力度,對新建一座溫室予以7000元補助,設施農業技術員為各溫室生產基地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全面提升設施農業生產效益。同時建立精耕細作高產穩產示范示范村6個,精耕細作示范面積達5萬畝。完成有機農產品基地認證20萬畝、綠色產品認證3個(洋蔥、胡蘿卜和生態豬),無公害農產品認證5個(馬鈴薯、洋蔥、黃瓜、西紅柿、辣椒)。
三是發展生態林業促農增收。針對縣域林業發展的特點,在充分發揮自身林業生態發展優勢上,找準加快生態林業發展促農增收的結合點,出爐了加快生態林業發展促農增收的惠農政策。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堅定不移地發展生態林業,積極探索經濟林發展模式,在特色林果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今年全縣共投入林業發展資金500萬元,完成植樹造林1.8萬畝,完成育苗652畝、封育林8000畝。
四是推進扶貧開發促農增收。全縣整合扶貧項目資金782萬元,重點用于災后重建、畜牧養殖、基礎設施、科技扶貧、技能培訓等民生工程。實施5個村的整村推進,完成貧困勞動力培訓1.5萬人次,轉移1.5萬人次,發放扶貧貼息資金128萬元,實現了411戶1668名貧困人口的穩定脫貧。
五是勞動力轉移促農增收。把勞務經濟作為促進農牧民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重點放在轉變農牧民觀念、加強農牧民培訓和建立勞務輸出服務網絡上。截至目前,全縣完成勞動力轉移4.3萬人次,其中長期性轉移1.53萬人、就近就地轉移3.4萬人次,完成農牧民培訓9420人次。勞動力轉移創收達1.37億元。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