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博效應促進就業形勢轉好 企業增加用工需求
上海在世博會后,后世博效應對上海的就業崗位開發產生了經濟影響。目前全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但是已經出現了好轉的勢頭。
2010年11月11日,中國人力行業的年度盛會——第五屆《新人力》高峰論壇首場在上海開幕。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新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于法鳴、易才集團CEO兼董事會主席李浩等出席論壇并作主題演講。其中最受關注的話題莫過于“后世博效應對就業形勢的促進”。
后世博效應:參博各大企業增加用工需求
世博會后,上海參與世博的各大企業都增加了用工需求,原本采用人才派遣方式的短期員工大多已經簽訂了至少為期一年的長期用工合同。以易才集團為例,該集團面向世博會租賃的上千名世博服務員工都無一轉崗。對此,易才集團CEO兼董事會主席李浩在新人力論壇上表示,因為我們當時比較擔心世博會結束了,這1000人去哪兒。后來,我們發現這種擔心是大可不必的。世博會過后,許多企業的用人需求在增加,這個趨勢就是就業規模在增加。
不過,目前全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約為650萬,是2001年的6倍。就業形勢與去年相比,雖然有所好轉,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仍將存在。
經濟轉型并不表示放棄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
第五屆新人力論針對農民就業問題,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現在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經濟轉型。但轉型不能放棄我國制造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為農民工提供更多崗位。
龍永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前一段時間,大家覺得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是夕陽產業,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我們還要做幾十年的制造業。包括勞動密集型制造業,這是中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因為我們那么多農民進城,不可能一下進入高端行業里。“
而針對目前的通脹壓力,龍永圖也表示對未來中國的經濟前景很樂觀。但要對通貨膨脹引起足夠重視。龍永圖說:“現在不是說通貨膨脹問題上已經失控了,還是可以管理的。基本是在適應我們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個速度。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