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12余萬員工“工資集體協商”
截至10月底,全市簽訂區域、行業“集體協商”工資合同的總人數達到122903人。其中,區域工資集體協商合同簽訂113個,涵蓋個體工商組織887個,覆蓋職工96882人;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合同簽訂45個,涵蓋中小企業522家,覆蓋職工26021人。
為確保工作扎實推進,保定市將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和職工工資增長率列入對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目標考核指標體系,并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工會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司法、工商、稅務等部門參加的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小組,市、縣、鄉三級聯動,各職能部門全力配合,強力推進區域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解決不會談。今年以來,舉辦市、縣、鄉三級工會民管干部培訓班、工資指導員培訓班、職工代表培訓班132期,培訓人員2510人次,普及勞動法律法規和工資構成理論、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程序、協商技巧等知識,有效化解企業職工“不敢談、不會談、不能談”的問題。
破解協商難。針對一些民營經濟規模小、平等協商難度大的情況,堅持條塊有機結合,依托行業協業、行業工會,有效破解區域行業協商難的問題。在具體運作過程中,按照區域依托鄉鎮工會與企業協商,行業依托行業協會、行業工會與企業協商。順平縣高于鋪鎮工會將規模小的各塑料企業納入行業工會工資集體協商中,解決了小型企業職工流動性大、工資不能及時兌現、不能隨著企業效益增長而增長等難題。
履約有保障。按照“區域談保底、行業談標準、工資要增長”的要求,把握協商實質,健全保障機制,努力使每一名職工受益。為保障協議的有效履行,市總工會建立健全4項履約機制,即工會干部和職工代表一線參與制度,指導員巡視督導制度,監督考核制度和評比表彰制度,并將其完成情況作為企業年檢、企業經營者評先、選勞模的必備條件,實行一票否決。
保定市總工會還借助行業建會的契機,全面推進區域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在全市55826名新增會員中,做到了“哪里有職工,哪里有工會組織,哪里就有協商建制”。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