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勞力成本 分享“中國制造”
制度經濟學鼻祖艾智仁(A·Alchian)說:價格決定什么,遠比價格是怎樣決定的重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決定競爭勝負的基本準則。在勞動力成本上升及人民幣升值宏觀背景下,我國出口制造業長期依賴低廉勞動力價格形成的低成本、低價格競爭優勢將逐漸消失,中國出口制造業要繼續在全球競爭中取勝,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自2006年開始,我國沿海地區逐漸出現了“民工荒”問題;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由于企業大量倒閉,“民工荒”現象暫時消失,但進入2009年下半年,隨著宏觀經濟的復蘇,媒體再次廣泛報道“用工荒”;今年春節后情況稍有緩解,但仍比往年嚴重。雖然說目前“用工荒”是區域性的,缺工最突出的地區是珠三角和閩東南的加工貿易出口業,但隨著上世紀60~70年代出生的嬰兒潮一代農民工步入中年,而因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80后、90后出生的農民工在數量上遠不及嬰兒潮一代農民工的數量,且其在工資和工作條件上有更高要求,按照經濟學家哈繼銘的觀點,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接近尾聲,已逼近“劉易斯拐點”(在二元經濟結構中,在農業剩余勞動力消失之前,社會可以源源不斷地供給工業化所需要的勞動力,同時實際工資不會上漲。直到有一天,工業化將剩余勞動力吸納干凈,這個時候若要繼續吸納勞動力,就必須提高工資水平。否則,農業勞動力就不會進入工業。這個臨界點就叫做“劉易斯轉折點”),目前區域性的“用工荒”在幾年后可能會演變為全國現象,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是必然趨勢。中國傳統出口制造業的低成本、低價格產品競爭優勢,必將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逐漸消失。
根據央行授權的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9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收6.7098,自今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近1.5%,而2005年匯改以來累計升幅近20.5%。在美國政府及西方國家施壓下,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會在短期內逆轉,人民幣升值將是長期的過程。
在勞動力成本上升抬高產品成本、人民幣升值壓低實際利潤的雙重擠壓下,曾為我國經濟動力引擎之一的傳統出口制造業,光景已“江河日下”,長期以來依賴低廉勞動力價格形成的低成本、低價格競爭優勢取勝的中國傳統出口制造企業正走在十字路口。由勞動密集、低附加值的紡織品、服裝、玩具等傳統出口制造業,升級到技術知識密集、附加值高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將是我國制造業的行業發展趨勢,也是實現國人“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理想的必經之路。
2010年9月8日,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高端裝備制造業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10月18日,中國政府網刊登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更是把高端裝備制造業列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中央政府財稅金融政策大力扶持下,高端裝備制造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機會,能給投資者帶來趨勢性投資機會。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包括新能源發電設備、智能電網設備、航天航空設備、重型機械、海洋工程設備、高速鐵路設備、衛星、數控機床、物聯網設備、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設備等子行業,特別是近年代表“中國創造”最高水平的高速鐵路、新能源發電、大飛機、智能電網、衛星等領域,已經產生實質性的利潤貢獻,投資者可重點尋找此類領域里管理優秀、成長性好的上市公司,分享“中國創造”的巨大蛋糕。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