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IT高管的辭職風
雅虎首席執行官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9月在高盛舉辦的一次科技會議上承認,該公司可能還會流失部分高管。負責雅虎的新聞(Yahoo! News)、財經(Yahoo! Finance)頻道的雅虎媒體業務副總裁吉米皮塔羅(Jimmy Pitaro)可能將很快離職。隨后IT界又傳出一些高管準備離職。一時成為評論熱點。不過專家表示,高管辭職套現的擔憂被市場放大,但應通過完善創業板公司股權激勵措施等方式來加強對高管辭職行為的管理。
高管辭職未成“潮”
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統計,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共有61名高管辭職,涉及27家首批創業板公司的有32名高管。離職原因多為“夫妻兩地分居”、“身體健康堪憂”、“個人原因”等。
“有些高管辭職后6個月的禁售期與其公司的解禁日正好重合,就是為了規避在職減持的限制,以達到拋售手中股票的目的。”這是目前市場對持股高管集體離職的一種猜測,高管辭職是否會對創業板公司的穩定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是市場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業內普遍認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創業板誘人的薪酬體系與辭職后套現的增量利益相比顯得微不足道,多位高管爭相辭職也就不足為奇。
然而統計顯示,辭職高管僅占創業板134家上市公司1809名高管總數的3.37%;首批27家公司的高管辭職比例約為6.17%,所謂“辭職潮”并不存在,高管辭職與減持套現并不能簡單劃上等號。
一位分析師認為,創業板公司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如果“批量”辭職,肯定會對公司的成長有一定影響,創業板高管辭職減持行為肯定會加劇解禁壓力、加大相關個股的波動,還會影響投資者對創業板市場的信心。
加強高管辭職管理
“創業板公司高管辭職套現的擔憂被市場放大了。”業內專家對此表示,盡管不能排除存在個別創業板高管辭職減持的可能,但這并不具備代表性,不能簡單地將辭職原因歸納為不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市場人士表示,個別高管辭職可能確實是為了自己創業或謀求更好的事業發展,甚至為了套現,但這種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行為也是市場經濟下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正常表現,有助于更多的創業、創新活動,對其個人而言無可厚非。創業板高管為套現而辭職并不違反法律法規,但創業板造富迅速、核心人員流失的負面效應也應得到重視,建議通過制度安排來規避這一現象。
高管辭職反映出當前創業板公司股權規定以及現行法規對高管辭職行為約束較弱。創業板公司上市前大都實施了高管股權激勵,但在公司章程或股權激勵計劃中大都未設置長期化的后置約束條款。雖然目前創業板并未出現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辭職離開公司現象,但應該加強對高管的辭職管理。
有關專家建議,完善創業板高管股權激勵機制,強化長期性激勵,設置價格、期限等后置約束條款;加強對非持股或持股較少高管的股權激勵,以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時,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任職承諾期限,對上市后短期內的高管辭職行為進行規范。
上一篇:華企員工明年薪酬有望走高八成
下一篇:高管們看不見的灰色福利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