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業人員也可入社保
一直以來游離在醫保體系之外的非從業居民,自2008年10月1日起被納入了全民醫保體系。作為廣東省確定的2008年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擴大試點城市,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出臺了《深圳市非從業居民參加社會醫療保險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補充規定》)。
哪類人員屬于“非從業居民”
哪類人員屬于非從業居民?新出臺的《補充規定》明確界定,非從業居民主要是指包含18周歲以上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未在學校就讀、且未在用人單位就業的戶籍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就已具有深圳市戶籍,但還未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以及達到退休年齡后隨遷進入深圳但在內地沒有任何社會保障及醫療保障的人員。
參?色@兩大優惠政策
考慮到非從業居民的經濟狀況,為了讓非從業居民參加得起醫療保險,政府對參加醫療保險給予兩大優惠政策。
首先是降低了參加醫保的最低繳費基數,按照《深圳市社會醫療保險辦法》規定,參加綜合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基數為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但非從業居民按月繳納綜合醫療保險的,其最低繳費基數可為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40%。
同時,政府對非從業居民參加醫療保險給予一定的補貼。補貼標準分兩類:一是生活困難的居民每人每月補20元,個人負擔約12元/月;二是一般的居民每人每月補貼10元,個人負擔約106元/月。
哪類人員屬于生活困難居民
目前,深圳市對生活特別困難的屬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居民已由民政局通過福利彩票為其參加住院醫療保險,而對家庭人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上的屬于低保邊緣的居民沒有補貼,因而該部分人員參保難!堆a充規定》中明確經各區民政部門認定家庭人均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線且不超過最低生活保障線150%的、未達法定退休年齡的非從業居民為生活困難居民,可參加住院醫療保險,其他非從業居民應參加綜合醫療保險。
補貼發放方式
非從業居民應按規定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其醫療保險費補貼在下一醫療保險年度一并發放。
社會保險機構于每年7月15日前根據上一醫療保險年度醫療保險費繳費情況核算醫療保險費補貼經費,經區財政部門審核后于8月15日前將補貼經費劃撥社會保險機構,由社會保險機構于9月1日前將補貼劃入參保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托收銀行賬戶。
按《深圳市社會醫療保險辦法》規定一次性繳交醫療保險費的非從業居民,其醫療保險費補貼逐年劃入參保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托收銀行賬戶。
哪類人員不享受本規定的補貼
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2、領取失業救濟金的;
3、已享受《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意見》(深府[2006]78號)規定的社會保險補貼的;
4、已享受《深圳市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試行辦法》(深府[2008]49號)規定的補貼或補助的;
5、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
如何辦理參保
●參保辦理
申請人到其戶籍所在的區社保分局征收科(或社保站)個人繳費窗口辦理參保手續。
●提供資料
1.參保人的戶口本,身份證,本市工、農、中、建四大銀行之一的存折復印件(均須驗原件);
2.參保人屬于招工或調入深圳的,還需提供招工表或調令;屬隨遷入戶,女性入戶時達35歲以上、男性入戶時達45歲以上的,還需提供原遷入地社保機構的養老保險參保狀況證明;
3.制作社會保障卡的數碼照相回執;
4.屬于一次性繳納18年醫療保險費的,若遷入深圳前原戶籍屬于農村戶口的,還需提供原戶籍地公安機關出具的戶籍證明;若遷入深圳前原戶籍屬于城鎮非農村戶口的,還需提供原戶籍地社保機構出具的社會保險狀況證明。
5.填寫好的《委托銀行代收社會保險費合同書》、《社會保險個人繳費參保申報表》。
上一篇:報案理賠的注意事項
下一篇:襄樊市襄州區調整職工醫保政策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