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家屬互助保障金是不是加重企業負擔了?
前不久,中鐵四局市政分公司的職工家屬互助保障基金會正式啟動,啟動資金39萬元。基金會管理辦法規定,凡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一年及以上的在職員工,其家屬(指配偶、未成年子女)無正式固定工作的,均在互助范圍之內。只要按規定繳納入會互助保障金50元,申辦入會手續的,均可成為公司職工家屬互助保障基金會會員,享受基金會互助保障。
隨著啟動儀式的進行,各種各樣的議論也在職工中蔓延。
“企業就是企業,是一種盈利性社會組織,不是福利機構,公司本身正在努力著減輕負擔,這樣做減負何時才是個頭啊?”
“現在社會上的各類保險多得很,也全得很,公司沒有必要再設立保障基金會,而且這樣做勢必要有人管理,也會分散公司一部分精力。”
該公司是一家有1200多職工的國有施工性企業,企業已為內部員工加入了社會保險,同時也建立了職工互助保險。
今年年初,公司一名職工的家屬得了絕癥,由于該家屬無業,又沒有社會保險,且當時也恰逢其兒子正在大學讀書,這對于一個僅靠一人工資維持生計的三口之家來說,無疑是災難性打擊,經濟上的拮據讓該名職工陷入家屬無錢就醫和兒子面臨著輟學的雙重困境。
雖然公司及時發動員工進行捐款,解決了該職工的燃眉之急,但此事也引起了公司領導的深層思考。
“企業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基于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來源于企業對員工的關愛,源于企業內部形成團結友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氣,公司家屬得不到保障,牽著公司生產一線職工的心,同時也牽動公司的心,我們不能再讓公司職工的無業家屬們處于‘三不讓’的邊緣,不能再讓他們發生重大疾病時與保障絕緣,公司要成立專門的基金會為他們的人身、醫療做保障。”公司總經理李亮說。
職代會上,公司領導帶頭、廣大員工參與,公司行政、工會按照1:1比例各注入一部分資金,建立員工家屬互助保險基金的倡議,得到了與會代表的贊同。
大家認為,公司雖不是福利機構,但我們企業的性質決定了職工一年到頭都要在施工一線奔波,很少能照顧家庭,再說社會上保險再多,但大都一年需要交納很多錢,對于三口之家僅靠一人工資支撐的家庭來說,購買社會保險無疑不太現實,而公司設置互保金可以解決困難員工的后顧之憂,提高員工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
為把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公司派專人經過多方走訪和了解員工思想動態,深入員工家庭體察家情,掌握了困難家庭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在調查、回饋、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制定了《公司職工家屬互助保障基金會管理辦法》。并在公司內部組織學習,通知到每位員工,同時由公司領導帶頭,在公司內部自上而下發起了 “獻愛心、筑防線、保民生”為主題的自愿捐贈活動,共募贈19萬元。這些捐贈與公司出資一起存入專門賬戶,專人負責,專款專用。
下一篇:福建高風險行業工傷參保率低需完善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