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會社區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 2千人次獲得法律服務
東方網1月2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我被企業拖欠的工資,在家門口就解決了,工會提供的服務真便捷。”這是在工會社區(街道)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的工會法律工作者進行了勞動爭議調解后,一位職工的贊語。
法律專家天天坐堂
區總工會以“提供職工最需要、最貼心、最周到的服務”為宗旨,探索為企業職工提供法律援助“下沉”到社區的途徑。經過調研,以組建工會社區(街道)勞動爭議工作室的形式,為社區企業職工提供全面、權威、及時的法律咨詢、援助。目前,由區總工會為6個社區(街道)聘請了6名資深、專職的法律工作者,區總工會阿林法律工作室的10位工會律師做后援團,他們天天為職工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并參與調解勞動爭議案件。
無償提供法律服務
“我們的收入不合理,要求增加報酬。”去年上半年,一家企業的近百名職工要求企業解決報酬問題。在社區的工會社區(街道)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的法律工作者第一時間介入調解,經過一個半月的艱苦努力,調解成功,較好地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在朱素寶、林志祥兩位“全國維護職工權益杰出律師”帶領下,工會社區(街道)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無償為企業職工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文書代書、參與勞動爭議案件調解等服務。據悉,2010年,6個社區(街道)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為2000多人次的職工提供了法律咨詢、勞動爭議調解等服務。
爭議動向及時掌握
為給企業職工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和有效調解勞動爭議案件,區總工會建立了工會社區(街道)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定期學習和分析研究制度。每月下旬,由區總工會組織工會社區(街道)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的法律工作者進行新的勞動法律法規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等學習,并分析企業中發生的勞動爭議典型案例、通報勞動爭議新的動向等。由此,提高了法律工作者服務職工的水平。
上一篇:長陽實現社保業務“一卡通”
下一篇:市勞動仲裁院勞動爭議案件辦結率高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