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用睡覺來打發閑暇
我想很多上班族或者高級白領會在閑暇時間給自己報個課程充充電,或者去健身房鍛煉一下身體。但是根據調查,超過八成的農民工用睡覺、打牌來打發時間
逾八成農民工,主要靠睡覺、閑聊打發工余時光;近六成農民工對文化生活狀況表示“不滿意”或“很不滿意”;超過四成的受訪農民工沒有一本書……歲末年尾,新華社記者帶著調查問卷,冒著寒風,深入車站、工地,對農民工文化生活進行調查,得出的數據令人震驚。
也許我們的問卷設計并不縝密,也許我們的調查方式仍有值得改進之處,但冰冷的數據足以警醒我們:當文化已經成為產業、休閑已成為生活一大主題之時,在輝煌都市的邊緣,在高樓大廈旁的工棚里,“文化”二字,對為數上億的農民工兄弟何其抽象,又何其遙遠!
從2002年開始,新華社記者就力圖走進農民工這個特殊群體開展深入調查。在當年春節期間進行的“走進民工”報道中,我們沉痛地發現:用辛勞和汗水為城市發展注入活力的農民工們,在現實生活中卻處于尷尬的境地。
2003年春節前夕,新華社記者聚焦農民工工資。當我們不停地向有關方面詢問,究竟有多少農民工無法按時、足額領到工資時,得到的答復令人吃驚:沒有一個部門、一個社會調查機構,能夠給出明確說法。無奈之下,我們自己設計問卷、自己走進農民工中、自己做起抽樣調查。
調查得出的數據令人瞠目:72.5%的受訪農民工表示,工資不同程度地遭到拖欠。
2004年春節前,當我們圍繞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進行采訪時,同樣的問題再一次出現:仍然沒有一個部門、一個社會機構,能告訴我們:究竟有多少農民工的子女不能正常入學。于是,我們只好再次開始自己的抽樣調查。結論同樣觸目驚心:近65%的農民工子女只能在條件簡陋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就讀;58.4%的受訪農民工的最大心愿,是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樣的入學待遇”。
連續4年關于農民工的報道,連續3次關于農民工境遇的抽樣調查,讓我們對農民工生存狀態的認識一步步深化。雖然這些年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雖然席卷全國的“清欠風暴”讓大多數農民工拿到了血汗錢,但采訪、調查的經歷,仍清醒地告訴我們:對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而言,農民工,仍然是一個沉甸甸的話題。
通過調查,我們采寫了一批新聞。我們的調查數據,被一些新聞媒體、社會機構甚至政府部門多次引用。希望這樣的調查,帶給我們的,不再僅僅是不盡的酸澀。農民工期待著,我們也在期待著。
下一篇:三年不懈維權,終得工傷款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