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辦貸款,卻被告知有多次不良記錄
由于網絡信息的廣泛運用,各大銀行都建立了共享的客戶信用狀況系統。在銀行的個人信用記錄關系重大,因為稍有不良記錄,若想向銀行做貸款就會非常困難。
第一次辦貸款,查到34次不良記錄
胡開建早年供職于原墊江醫藥公司,現在墊江縣從事個體經營。
3年前,他想購買一套商品房,去銀行辦理按揭貸款,銀行查詢他的個人信用記錄,發現有34次不良還貸記錄。
胡開建稱,他從沒辦過個人按揭貸款,不可能產生不良還貸記錄。銀行說,是他以前的公司用他的身份證辦的統貸統還貸款,錢沒有按時還,因此才有這些不良記錄。
“當時銀行告訴我,不良信用記錄幾年后會自動消除。”胡開建稱,他當時就沒在意。近日他在其他銀行辦理小額貸款,銀行仍然告訴他,他有不良信用記錄,不能辦理貸款。
胡開建到中國人民銀行墊江支行查詢,證實他個人確實存在34次不良還貸記錄。
公司借職工身份證貸款,40多人“不良”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昨日下午,重慶晚報記者前往重慶醫藥墊江醫藥公司了解情況。
該公司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黃仁材,坦承他也是這筆貸款的受害人之一。黃仁材稱,事情真相也是事發后好幾年他才弄清楚的:上世紀末,原墊江醫藥公司搞集資建房,因為開發商缺資金,墊江醫藥公司準備相助,于是收集了40多個職工的身份證向銀行辦理按揭貸款,總共貸了100多萬元,交給開發商。按約定,這筆錢由開發商還。
“當時,有的人曉得公司借身份證是拿去貸款,有的不曉得,但是公司沒有取得職工們的書面授權。”黃仁材說,現在還有很多職工不知道受害。
黃仁材稱,后來開發商自稱按時還了貸款,但不知為什么2005年銀行方面審計時,發現這筆貸款涉嫌違規放貸,還長期未還,“后來公司墊錢把這筆貸款還了。”
“因為還貸延期,不少職工背上不良信用。”黃仁材說,有些職工來找公司開證明說貸款與個人無關,公司都出具了證明。
當事銀行違規放貸,責任人早已被處理
重慶晚報記者陪同胡開建來到某銀行墊江支行市場營銷部了解情況。一位不愿具名的經理解釋,當時是承辦這筆貸款的負責人審核不嚴,違規發放了貸款,“那個老領導早已被內部處理,現在已經沒在銀行了。”
這位經理稱,他們也知道胡開建的難處,原本以為出具一份不良信用與胡開建無關的證明就可幫他解困,但是,其他銀行不一定認這份證明。
這位經理稱,“最近我們向人民銀行征信部門提出"異議"申請,但是這筆貸款延期的事實確實發生了,"異議"被駁回。”銀行方面正嘗試其他辦法,幫助胡開建消除不良記錄。
這位經理對胡開建說:“我們繼續想辦法,你下周一再來詢問處理進展。”
當事人可向嫌盜用身份證和騙貸的公司和涉嫌違規放貸的銀行索賠
就胡開建等人的遭遇,重慶晚報新聞律師團成員、重慶漢尊律師事務所沈仁剛主任律師介紹,個人信譽是人身權益的一部分,在自身沒有過錯的情況下,將34次不良還貸記錄強加到當事人身上,屬于侵權,當初“盜用”胡開建身份證貸款的公司和受理此業務的銀行都有責任。
沈仁剛認為,當事公司涉嫌盜用身份證和騙貸,均是違法行為。銀行有義務核查貸款人的詳細資料,在胡開建等人沒有到場、也沒有授權和委托的情況下發放貸款,是嚴重的違規放貸。
沈仁剛提醒,胡開建等人不僅可以要求銀行方面消除不良記錄,還可以向當事公司和銀行要求賠償損失。
上一篇:先發獎學金,再來面試招聘
下一篇:交完保險和個稅,我們還剩多少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