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們的相親疲勞癥
很多城市白領平日可能生活很豐富,身邊朋友也不少。但是由于挑三揀四,到了適婚年齡了還是孤家寡人一個,感嘆找個人結婚真不容易。于是剩男剩女身邊的開始按耐不住了,今天父母安排,明天朋友介紹的。但是不少剩男剩女在頻繁的交友活動中并沒有想象中的順利,久而久之產生一種疲憊感、挫敗感,甚至感到煩惱、恐懼。“相親疲勞癥”的問題正困擾著無數的都市剩男剩女。
半月相親25次均失敗
在一家心理中心工作的心理咨詢師秦小穎最近多了一個差事,就是給小學同學趙凱做心理咨詢。“他半個月相了25次親,都失敗了,郁悶壞了。”
在通州區梨園地鐵站附近一處咖啡館里,記者見到了1979年出生的趙凱。他目前在一家外企從事技術工作,兩年前和女朋友分手了。趙凱說,由于工作忙,加上他平時也沒什么社交活動,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女朋友。“實在招架不住老媽一天到晚念叨。”最近父親病危,趙凱相親一事又被提上日程。經親戚、朋友、同事介紹,半個月內他先后相了25次親。“其中有一天就看了8個人,簡直像趕場似的,讓我心力交瘁。”趙凱說,忙活了一氣,結果不是被人拒絕,就是拒絕別人。漸漸地,他心里總是莫名地煩躁,最近一段時間還出現了失眠。
大齡女談相親“心口疼”
秦靈,某公關公司經理,37歲,自嘲“北大荒”。“我從電視征婚節目上看到這個人的資料,就與電視臺取得了聯系。”秦靈說,那位先生是一名45歲的律師,離異并有一9歲男孩。自稱“因為沒名氣還只接些小案子”。可一見面,律師就請秦靈幫他“弄出名”,秦靈開始還以為對方是在開玩笑。第二次見面,該律師竟然責問她這么多年為什么沒在北京買套房子,還當著她的面說起了自己的“夢想”:要找一個33歲以下單身女人或離異無孩的,但要有車有房。
“暈!”盡管秦靈說起這些還苦笑了一下,但她告訴記者,自從那次之后,每想起對方的一席話就感覺心口疼。“以前也聽說有側面打聽女方車房情況的,但沒聽過這么直接問的。”此后,再有同事朋友給介紹相親,秦靈死活都不愿再去見面了。
成功相親需調整心態
北京會明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師鄭婉告訴記者,近年來,她在工作中也經常會遇到一些大齡未婚男女因婚戀問題來進行心理咨詢,救助者年齡一般在25至40歲之間,他們中不少人因為相親失敗而帶來心理困擾。
針對困擾大齡青年男女的相親疲勞癥,鄭婉開出了三副“藥方”:一是改變自身的觀念,二是多參加集體活動,擴大交友面;三是先了解再見面。她說,相親者因為缺乏了解,第一眼的判斷往往比較注重表面細節,成功率自然很低。因此,相親前要先調整心態,明確目標,再有的放矢地去約會見面,加深了解。此外,當前不少大齡男女青年流行“宅”在家里,容易導致抑郁焦慮情緒。
下一篇:新生代白領的租賃態度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