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憲祖:調解 讓97名職工獲賠400萬
東方網4月16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南京東路街道地處有名的繁華商圈。這里非公企業多、高級白領多、勞務派遣員工多,勞動糾紛調處的難度較高。黃憲祖是南東街道工會的專職副主席,分管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在十多年的工會工作生涯中,他成功調處了眾多勞動爭議案件,其中最大的一筆是為97名職工追索了400多萬元的經濟補償金。他還探索創設了調解組織網絡,將各個企業和小區的工會組成一個“點面工作網”,積極推進勞動關系預警機制,做到了“爭議不出樓宇、不出小區”。
小小維權哨破解大難題
以前對于南東街道的工會調解員來說,最大的難處是由于這里高樓林立、企業眾多,他們很難掌握第一手的勞動糾紛情況。黃憲祖從負責勞動爭議調解工作開始,就針對這個情況,思考著工會調解機制的創新。
他創立的“點面工作網”覆蓋了轄區內的主要寫字樓和小區,通過在寫字樓、小區建立28個“維權哨”,構建了預警機制。只要寫字樓、小區一出現勞動爭議的苗子,勞動爭議預警員就會主動為勞資雙方提供前置的調解服務。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敏感時期,他積極發揮樓宇“維權哨”的作用,規定了突發事件的處置程序和職責分工,從而確保了轄區內公司的勞動糾紛在萌芽狀態就地解決。
某公司在處理一位合同期滿員工的勞動合同終止程序中,雙方發生了爭執。該公司所在寫字樓的“維權哨”得知這個情況,立刻向街道總工會報告。工會從了解情況到化解矛盾僅用了一個星期,該員工還獲得了比原來高三倍的經濟補償金。
法律法規“制勝法寶”
黃憲祖的辦公桌上最顯眼的是十多本翻得卷起角來的勞動法律法規,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記號。黃憲祖笑著說,這是他的“制勝法寶”。
一次,某公司的97名派遣制員工與單位就解除勞動關系、補繳社會保險和支付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等一系列問題產生了爭議。黃憲祖感到這是一個涉及很多勞動法規的復雜案子,為此,他會同有關各方,前后召開了多個協調會,最后拿出一套包括補繳社保費和公積金、實施年休假和加班有效確認等5條意見作為基本原則的解決方案。在起草方案的過程中,黃憲祖幾乎每天都要和雙方就方案細節溝通,并對方案條文進行字斟句酌。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最終該案得以圓滿解決,員工共得到經濟補償金400余萬元。
調解援助多管齊下
身為人民陪審員的黃憲祖總認為:“調解能息事寧人,但遇到不講理的企業,工會就要支持職工打官司。”
2008年,某公司一位兼任工會主席的部門經理,因勞動合同到期,公司決定終止勞動關系。黃憲祖了解情況后,立即與該公司的行政領導溝通,指出法律規定企業工會主席任期未滿,勞動合同期限應延長。經過調解,公司恢復了勞動關系。但時間不長,公司又使出了“一招”調動其到北京分公司工作。在依法協商過程中,公司又急迫地以違反規章制度將其解雇。在黃憲祖上門調解不成后,社區工會遂支持該職工通過勞動仲裁和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黃憲祖親自為他代寫仲裁申請書、訴訟狀,提供法律援助,經過長達一年半的調解、仲裁和訴訟,最后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該工會主席獲得補發工資、經濟賠償金等19.6萬元。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