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工會開微博實時維權
法律維權新路
“利用微博這種網絡方式,目前我們已經為多名農民工成功維權。”4月12日,正在發布最新維權咨詢的省總工會法律部部長張瑩說。針對網上農民工的提問,以及最新的法律維權咨詢,張瑩開始逐一回復發布。
張瑩介紹,從最開始在云南務工的川籍農民工楊平芝向企業追討欠薪,以及52歲的甘肅農民工周文武在瀘州江陽區討不到工資棲身小飯館,到后來的宜賓農民工劉翔林工傷索賠調解等等,在省總工會法律援助微博上都有詳細跟進介紹。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最快速掌握農民工的維權信息,還能讓我們迅速定位農民工位置,知道該聯系哪里的工會、找什么樣的人、通知那些律師來迅速處理。盡快滿足農民工維權的訴求。”張瑩說。
4月27日,在省總工會和社會各界幫助下,眉山市丹棱縣農民工李登國,以及同鄉工友,總計48人,終于拿到了屬于自己的那份工錢。李登國激動地說:“當初就是通過微博找到的省總工會,當天下午就得到了他們的回復,第二天省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律師就聯系上我們了。再到現在,總共還沒到3周時間,工資就拿到手了,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拿到工資,今后需要維權,一定找工會幫忙。”
困難多前景好
作為全國首家開辦并認證的工會微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張瑩也透露困難不少。
首先是文字表達問題。微博要求發布人將各項信息用最精煉的文字表達出來,農民工有難度。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農民工,發現他們對于一些基本的網絡詞語都不能理解,如“微博”、“飛信”等等。其次是信息收集困難。現在省總工會已經有了飛信和微博兩塊網絡平臺,飛信能夠通過手機向農民工發布普法短信、出行注意、維權信息等,微博則能夠達到調查、調解、維權的最終目的。“兩者結合起來便能事半功倍,但目前信息量還是偏少。比如飛信,雖然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都有手機,但他們的流動性很大,時常更換手機號碼,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11萬個農民工手機號碼,但相比全川范圍上千萬的農民工群體來說,量還是少了點,不能很好地達到網絡與個體間的互動。”
“從飛信和微博上接受到的維權信息,經過我們詳細核實后,就會找到當地工會或公司單位工會,由他們出面解決。但現實的情況是,很多地方、企業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工會制度。這給我們幫助農民工維權增加了很大難度。”
雖然困難談了不少,但對于網絡維權,張瑩仍很看好。她介紹到,隨著新生代農民工的發展壯大,網絡必然會更受關注。接下來省總工會還會進一步加大農民工手機號碼的收集力度,增強“飛信+微博”與農民工個體間的互動。
維權優勢明顯
傳統維權方式,大多需要農民工上門求助,費時費力不說,有時還找不到人,進而導致維權遲遲難以開展。
“現在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主體,他們幾乎人人有手機,天天愛上網。通過這種微博法律維權方式,他們遇到法律援助方面的困難,只需拍張照片配合上簡短的文字說明,往微博上一發就能立即聯系上我們,比傳統的‘等人上門’要主動得多。”張瑩說。
此外,張瑩還表示,網絡法律維權還有一個相比傳統方式不具備的優勢。省總工會開通的微博中有一項 “私信”服務,聯系方不用提供姓名、聯系方式,只需向省總工會提供相應材料,比如單位公司名稱,事件緣由等。經省總工會方面查證確認無誤后,便可立即進行調解或法律維權。
前不久,資陽市某建筑公司的一位年輕職工就通過私信的方式找我們,表示該公司拖欠自己工資,并且拍照佐證,還透露如果不能妥善處理,他已經走投無路只能“用我自己的方式來解決”。我們了解情況后立即進行核實,發現該公司目前的資金流已經陷入三角債。隨后通過當地工會協調,當事人與該公司達成調解,事情也被妥善處理。
“采用這種方式,不僅能妥善處理維權事件,還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舉報人。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選擇微博這種網絡方式幫助農民工法律維權的一個原因。”張瑩說。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