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原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參保側記
“這些群眾大多數是原國有集體企業未參保職工和返城無業知青,他們是來補辦養老保險或領取養老保險金存折的。目前已通過資格認定有檔案的898人,申報核定446人,71人領到了養老保險金存折,發放養老金38695元,還有不少人正在辦理。”社保經辦工作人員一邊緊張地為參保人員簽字一邊對筆者說。近段時間以來,恩施市社保服務大廳人頭攢動,人社局院內也是人流不斷。在現場,看到的是一張張高興的笑臉和一對對忙碌的身影。笑容,在這里綻放!幸福,在這里蕩漾!
養老保險讓我活得有骨氣
“真沒想到71歲了還能吃上養老保險,這下好了,我的老年生活就有指望了,活得也有骨氣了。”家住恩施市六角亭的黃大媽手里攥著剛拿到的養老保險金存折喜極而泣,熱淚盈眶,無不讓人為之動容。黃大媽1970年就在恩施市沙地下鄉,1979年返城,由于沒有參加養老保險,日子過得很不順心。今年7月份她聽說像她這樣的原國有集體企業未參保退休職工可以補繳養老保險,興奮不已。與家人商量,覺得參加養老保險劃得來,就找回檔案,領取相關表冊申請了養老保險,沒想到這么快就能領養老金了,黃大媽再也不用看家人的眼色了。
在社保大廳,一對70多歲的老人笑容滿面地領到了養老金存折。據75歲的徐大伯老人介紹,他家住在恩施市龍鳳鎮,先后在磚瓦廠、林業站工作過,96年清退后一直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現在年齡大了,雖然兒女都很孝順,總覺得自己沒有退休工資不是很骨氣,聽到社區干部的宣傳,象他們這樣的超齡人員可以參加養老保險,便毫不猶豫地辦理了養老保險,是社保給了他們希望和骨氣。
參保惠民政策讓弱勢群體有了依靠
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讓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讓每個老年人都能夠幸福地安享晚年,不但是每個子女及家庭的美好意愿,更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國家也在不斷完善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制度,讓他們能夠度過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恩施也積極向上爭取優惠政策,根據鄂人社發[2011]29號、恩施州人社發[2011]50號文件精神,迅速制定了《恩施市解決未參保國有集體企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的實施方案》,并于7月21日召開恩施州、市未參保國有集體企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障工作會議,啟動此項工作,凡州、市未參保國有、集體企業職工、“五七工”、“家屬工”、下鄉回城知青(居民)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申請繳納養老保險費,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
此次納入養老保險參保范圍的對象為與原國有、集體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組織建立勞動關系或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人員及下鄉回城知青(居民)和隨父母下放回城的子女,2011年6月30日已經達到或者超過男年滿45周歲、女年滿40周歲,且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參保人員男年滿60周歲以上、女年滿55周歲以上的人員,統一按36000元標準一次性補繳,繳費年限按15年計算;尚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的,應逐年遞繳至法定退休年齡。這一惠民政策的出臺,讓夕陽老人及弱勢家庭看到了希望,是社保惠民政策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有了依靠,這也是恩施市人社局“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具體體現,為和諧恩施、仙居恩施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
優質服務溫暖參保人
為切實做好此項工作,恩施市人社局抽調專人,組建工作專班。由社保經辦機構設立專門窗口,認真做好參保人員的身份認定、繳費核定和待遇計發工作,按時足額發放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為確保2011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此項工作,7月21日,市人社局舉辦未參保國有、集體企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工作業務培訓,全市副科級以上單位分管領導、政工人事科長及社保經辦機構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確保年底前將未參保國有、集體企業等人員全部納入養老保險統籌,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
針對參保時間緊、任務重、工作人員少、參保對象眾多的實際情況,恩施市采取措施:
一是資格認定,把好入口關。原國有集體企業職工身份由鄉(鎮)、街道辦事處或主管部門予以認定,并經公示(一周)后無意見的,將其認定資料(原件)報當地社保經辦機構確認后,再辦理參保手續;下鄉知青及隨同父母下放的子女,其參保資格認定和視同繳費年限的確認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定。
二是科學分工,協同作戰。在辦理參保手續時,分成資格認定工作組、政策咨詢解答組,做到了忙而不亂。
三是提前抽調業務骨干進行崗前業務培訓,人社局機關確定3名工作人員辦理參保資格、連續工齡的審核和辦理退休手續,社保局確定4名工作人員辦理收費、待遇計算審核、待遇發放。四是強化正面宣傳,在社保服務大廳設置政策咨詢臺,進行政策宣傳、解釋,維護好社會穩定;擺放意見簿,收集反饋意見,更好地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恩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袁玉蘭 呂家勛)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