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合查民工工資支付情況 義烏打造無欠薪城市
浙江在線12月30日訊 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義烏市勞動糾紛案件有增多的趨勢。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義烏多措并舉,全力打造“無欠薪城市”,而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實現“節前無欠薪”。
現場
無資質包工頭欠薪
發包人要負責
12月27日,4名外來務工者來到江東街道反映:他們在百度商務賓館做裝潢活,包工頭欠了20多個工人總共7萬多元工錢。“現在包工頭不見了,我們可怎么辦啊?”工人們欲哭無淚。
前天上午,檢查組來到百度商務賓館。該賓館經理介紹,今年6月,他們將裝潢工程承包給一個包工頭,后來由于包工頭違約,賓館只付了部分款,至于包工頭有沒有支付工人工資,他們并不知情。
檢查中,檢查組了解到,該包工頭并無用工主體資格。義烏市勞動監察大隊大隊長丁國嶸說,賓館若是將裝潢工作承包給無資質包工頭,那么對這些農民工的工資,賓館也要負責支付。
何時辭職返鄉
勞資雙方可商量
義烏昌龍帽業有限公司車間里,正縫制帽子的江西人高德星說,每月10日,他都能準時收到工資。前幾天,貴州人廖平安向公司辭職返鄉,可年底訂單較多,企業主不同意。于是,雙方坐下來商量,最后達成了共識:廖平安工作到明年1月10日,屆時企業主發放工資。昨天上午,廖平安請了假去退火車票。
“檢查情況總體良好,大多數企業按時發放工資,但也有個別企業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丁國嶸表示,若有無故拖欠、克扣工資的違法案件,要及時立案查處,一經查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處罰。
惡意欠薪“老賴”少了
民工維權意識高
往年,總有一些老板和包工頭有錢不給,惡意拖欠工資,導致一些農民工兄弟領不到血汗錢。昨天,丁國嶸告訴記者,今年義烏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老賴”明顯減少,拖欠的那些多是因為經濟原因。
面對無能力支付而拖欠工資的情況,勞動監察大隊將通過為企業追回加工款、找企業主的親戚朋友幫扶、變賣企業資產等方式支付民工工資。記者了解到,不久前,蘇溪一家工廠就通過這些方式,籌集到110多萬元的款項,支付了拖欠工資。
“民工的法律意識逐步提高,以前僅為追回工資,現在不少務工者對工作時間、加班福利、保險保障等都有了更多的要求。”勞動監察大隊副大隊長余新福說。
背景
為了“無欠薪”義烏用了三高招
義烏市從9月下旬起就開展勞動糾紛隱患大排查和“大陳制衣行業勞動用工專項檢查”、“建筑行業勞動用工情況專項檢查”等多項專項行動,加強對重點隱患企業的動態監控和應急處置。截至目前,義烏市共排查企業17759家,涉及工人32.03萬人。同時,對勞動糾紛隱患企業進行A、B、C、D四個等級的分類,對296家隱患企業實行重點監控。
春節臨近,農民工能否按時足額領到工資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做到“無欠薪“,義烏市用了三大高招:
一是專項檢查。從12月5日至明年1月10日,義烏市人勞社保局聯合建設局、公安局、工商局、交通局、國資局、總工會等七部門,在義烏市范圍內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12月28日,由7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已分赴義烏市13個鎮(街),深入企業進行工資支付專項檢查。
二是長效監管。除了做好當前的“節前清欠”工作外,義烏市勞動部門還著眼長遠,深化勞動保障長效機制建設。據悉,目前《租用場地經營企業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已實現義烏市全覆蓋。義烏市已實施工資支付保障制度的企業有551家,實施擔保企業328家,涉及金額達2278.2余萬元。同時,義烏市有關部門協調相關金融機構在貸款上予以幫扶,為企業提供與所凍結保證金相同的貸款,極大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三是應急周轉。義烏市還進一步健全了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根據規定,各鎮(街)必須按不少于鎮(街)實有人口人均1元錢建立應急周轉金,建筑、交通、水利施工企業根據工程量繳納一定數額的工資保證金。目前義烏市已建立應急周轉金490萬元,建筑、交通、水利施工企業繳納工資保證金1342.2萬元。浙中新報 記者 樓盼 見習記者 唐宇昕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