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多舉措確保醫保費用足額支付
2011年以來,莒縣人社局加大醫療保險擴面和稽核力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異地就醫協作機制,做好醫療保險市級統籌、藥品目錄調整、醫療保障支付上限和報銷比例提高調整等工作,推行特殊疾病醫療待遇網上結算,確保了醫保費用足額支付,促進了社會和諧。2011年縣醫保處共支付15374人的醫療費用5597萬元,其中:11065名職工住院病人醫療費用4382萬元,2164名慢性病門診病人醫療費用706萬元,2145名居民住院病人醫療費用509萬元。
一是擴面工作成效顯著。
以宣傳《社會保險法》為契機,到企業、鄉鎮召開座談會,提高企業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認識,引導他們積極參加醫療保險;通過電視、廣播、宣傳欄、宣傳車等多種形式在人員密集地區對城鎮居民醫保政策進行宣傳,提高居民的參保意識。截至2011年底,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為52826人,較上年末凈增3754人,全年收繳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11638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47.3%;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125547人,較上年末凈增54388人,全年收繳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1421萬元,較上年度凈增662萬元。
二是加大醫療保險稽核力度。
強化勞動保障年檢和社會稽查,加強對定點醫院以及定點藥店管理,進一步規范了醫療保險。2011年對全縣37處定點醫療機構的8500余名醫保住院病人和82處醫保定點藥店進行監督檢查,對308名醫保外傷住院病人進行調查核實,共查處86名違規住院病人,追回金額54萬元;實地稽核參保單位178余戶,稽核參保人數17281人,書面稽核參保單位509處,參保人數49376人。
三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
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逐步擴大到村衛生室和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及時調整了藥品目錄;繼續支持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深化補償機制改革,破除“以藥養醫”機制,推進醫藥分開、管辦分開;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等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建立異地就醫協作機制,規范診療行為,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四是及時調整提高醫療保障水平。
落實上級政策,及時調整提高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保障水平。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方面:2011年降低了起伏線,一級醫院300元、二級醫院500元、三級醫院700元,退休人員起伏線分別為:200元、300元、400元;提高了支付上限和報銷比例,支付上限為20萬,報銷比例為:0-10000元的85%、超過10000元的90%。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方面:2011年起伏線調整為:一級醫院100元、二級醫院500元、三級醫院500元,第二次住院減100元,第三次住院取消起伏線,特殊疾病門診為500元;支付上限成年12萬元、未成年15萬元;報銷比例為:一級定點醫療機構85%、其它一級醫療機構75%、二級定點醫療機構70%、三級定點醫療機構55%。
五是積極推行特殊疾病醫療待遇網上結算工作,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實現醫療保險市級統籌。
為2200余名特殊疾病患者換發了新的《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證》,并將其病種、用藥等信息維護到待遇結算系統,縣人民醫院、中醫院桃園分院兩家特殊疾病定點單位順利實現了參保人員門診大病的即時報銷。以縣社會保險服務大廳成立為契機,深入開展“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學習教育和“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隊伍,創新服務理念,完善“一條龍”服務,認真落實首問責任制、掛牌上崗、文明用語等制度,提高了管理服務水平,并于2011年3月實現醫療保險市級統籌。(莒縣人社局 董瑞席 王鋒)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