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宗縣“小窗口”服務“大民生”
近日,筆者來到了廣宗縣人社局就業服務大廳,對這里的窗口服務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跟蹤采訪。工作制度的人性化、工作流程的便捷化、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等等,讓筆者贊嘆不已。
8:00左右,工作人員開始陸續到達服務大廳,擦桌子、掃地、檢查辦公物品……,每個人都不約而同地開始了辦公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便民桌椅上一份最新的報紙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工作人員小劉告訴筆者,他們每天上班后都會在便民座椅旁邊的桌子上擺放好紙杯和一張最新的報紙,有時候辦事的群眾太多,等待的群眾就可以看看報紙、喝杯水。
一張報紙、一杯水,看似簡單的行為,卻讓多少辦事群眾的等待變得不再枯燥。這一張報紙、一杯水里飽含著工作人員的熱心,帶來了辦事群眾的舒心,也充滿了政府人社部門服務群眾的精心。
8:35分左右,再就業服務窗口前迎來了第一位前來辦事的群眾。
“大嬸,這次證件帶全了嗎?”
“帶全了,你看看閨女,是這些嗎?”
接過證件,工作人員對證件進行了認真審核后,對這位大嬸的申請給予了受理。
“這是我第二次來,第一次來的時候證件沒帶全,沒法兒辦,幸虧人家姑娘提醒我,這次我帶全了,不到十分鐘,辦好了!回家等著拿錢就行了”!這位大嬸笑著對筆者說。
近年來,廣宗縣人社局開始全面推行了一次性告知制,明確要求管理人員對辦事群眾的首次辦事請求,應當場審核有關手續和材料。如果不符合規定要求,無法辦理的,應一次性告知其原因和依據;對符合規定但手續、材料不齊全的,應一次性告知其所需補正的手續和材料;辦事群眾如需查詢與自身利益相關事項的辦理進度和結果,除涉及保密的內容外,工作人員應如實告知。
與一次性告知制同時推行的還有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公開辦事制、掛牌和持證上崗制、首問負責制、限期辦結制等八項制度。
一項項制度實施的背后是人社部門領導職工服務群眾,奉獻群眾的精神;是轉變作風,為民辦事的決心;更是永不止步,不斷創新的激情。
10:00左右,服務大廳里前來辦事的群眾漸漸多了起來,有的窗口前還排起了隊,秩序井然。咨詢臺前工作人員小王正在幫助群眾記錄辦理業務所需的證件名稱。
“以前,業務高峰期,窗口前往往會排起長隊,有序群眾對所辦理業務所需證件不清楚,需要在窗口前詢問好長一段時間,無形中延長了辦理時間,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專門設立了咨詢臺,一來可以幫群眾查看所需證件是否齊全;二來可以維護秩序,減少大家的等待時間。”小王告訴筆者。
12:00左右,隨著最后一個辦理業務的群眾走出大廳,一上午的忙碌暫時告一段落,工作人員開始陸續下班。
15:00左右,大廳里電話鈴響起來了,電話另一端是縣經濟開發區的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由于該企業員工比較多,再加上周一到周五員工們都要正常上班,為了不耽誤生產,想預約到本周六上午前來辦理業務,接電話工作人員馬上答應了。
“今年以來,為了全方位服務企業發展,我們推行了服務卡聯系制度和預約服務制度。服務卡聯系制度是指,印制為企業服務聯系卡,載明工作人員的辦公電話和手機號碼,方便企業在需要服務時,及時與工作人員聯系;預約服務制度是指,如果企業辦理的業務量較大,辦理時間較長,或是在正常工作日內日無法辦理的,可以與經辦機構預約,在單位工作量較小的時間段或是節假日辦理,可以節約企業辦理時間。”這位工作人員詳細地給筆者做了介紹。
17:40左右,在工作人員正在整理一天來所辦理業務,準備下班時,一位年輕小伙子急匆匆的跑進了服務大廳。
“還能幫忙給辦一下嗎?我家離縣城比較遠,緊趕慢趕,還是來晚了!”
“你要是再晚來5分鐘,我們可就都下班了”
工作人員又重新啟動了電腦,幫這位小伙子辦理了《就業失業登記證》。
18:15左右,最后一名工作人員關上了服務大廳的大門,一整天的忙碌結束了。
據不完全統計,廣宗縣就業服務大廳每年要接待辦理各種業務的群眾4萬多人次,平均每天110人次;需要辦理各類證件和備案5萬多件次,平均每天137件次,在全縣人們的生活工作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宗縣人社局:李振勝)
編輯:蔣德理 袁健恒
下一篇:沙洋社保局推行人像識別認證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