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觸角延伸到村鎮和企業
一天成功為71名農民工討薪31萬;將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的觸角延伸到村鎮、企業,服務更多職工;舉辦培訓班,為調解員講解調解技巧……5年來,昌平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成功調解案例1160件,為4000余人提供咨詢,涉及金額160余萬元。
1天為71名農民討薪31萬
一天時間能做多少工作?能為71名農民工討薪31萬元。這是2012年昌平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創造的紀錄。如今,調解中心高效率的辦事風格已經在當地傳為了佳話。
2011年年底,這71名農民工被拖欠了工資,幾經討要都沒有結果。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他們想到了工會,找到了昌平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
“當時,他們的情緒很激動,在我們極力勸說下,才肯派職工代表進行談判。”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昌平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的負責人還歷歷在目。
“年底農民工討要工資的案件非常多,為了能讓農民工盡早拿到工資,安心回家過年,我們決定集中力量為他們解決好問題。”該負責人說,在接待農民工的同時,就開始展開調查了解。
僅一天的時間,勞動爭議調解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先后與工程甲方代表、承包方和農民工代表進行了情況核實。不僅如此,還到工地上去了解情況,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三方的調解工作。最終,農民工如愿以償地拿到了自己的辛苦錢。
“調解之所以如此有效率,就在于他們制定了勞動爭議規范管理制度。目前,只要是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接手的案件,都保留了完整的文字檔案和影像資料。他們嚴格按照檔案管理規定進行歸檔,確保每個案件有資料可查,有檔案可找。”昌平勞動爭議調解中心負責人介紹。
辦培訓班講解調解技巧
為調解員進行培訓,對進一步規范勞動爭議調解案件信息管理、促進聯動機制運轉、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地區穩定、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5年來,昌平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組織培訓1893人次,講解政策、法規和勞動爭議調解技巧。
2010年,昌平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和威正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了以勞動爭議調解技巧、勞動爭議調解文書制作、勞動爭議調解案卷歸檔要求等相關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爭議調解業務培訓班。
培訓中,調解中心調解員結合典型案例,從立案、調解、執行、結案、歸檔等程序進行了重點輔導,對《勞動合同法》在實際調解中的運用進行了重點提示。并在課堂上進行了互動交流,調解員和律師對學員提出的疑難問題逐一進行了解答。律師事務所對口服務律師還與工會服務站的同志就律師下基層服務事宜進行了有益交流,征求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加強了律師事務所與工會服務站的聯系。培訓結束后,大家都表示:“收獲不小,很有實際意義。”
此次培訓內容包括勞動爭議調解的意義、調解技巧、調解規范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解讀和闡述,并在每次培訓過程中都安排現場解疑環節。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調解員帶著問題聽課,下課就能解決問題。”昌平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此次培訓除集中上課之外,還將通過下基層走訪、專業律師法律志愿服務等形式,讓基層調解員掌握調解方法,在工作中將因勞動關系引發的糾紛解決在企業內部。”
觸角延伸到鄉鎮和企業
為了服務更多的職工,2012年,昌平區總工會在崔村鎮工會服務站掛牌成立了昌平首個鎮街勞動爭議調解室。崔村鎮勞動爭議調解室是昌平區首家為企業和職工搭建法律服務和法律咨詢的平臺,肩負著化解勞動爭議糾紛,將勞資雙方的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的責任,將為企業的發展和維護社會的穩定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依托昌平區19個鄉鎮街道工會服務站,2012年年內就實現了19個工會服務站全部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室,從而全面服務基層企業和職工。目前,昌平鎮街勞動爭議調解室建立了22個。昌平區總工會還在100人以上建會企業成立了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把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的觸角伸到企業內部去。目前已經在376個企業成立了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本報記者 周美玉)
上一篇:烏市勞動爭議案件數量激增
下一篇:勞動爭議應仲裁前置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