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可否取代保險待遇
某一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外商獨資公司,高薪聘用了一位博士畢業生趙某,擔任副總經理。當時,公司董事長在談到工資待遇時,對趙博士說:“董事會給你定的工資為一萬兩千元。不過,丑話要說在前頭,我們是一家外資公司,之所以工資定的這么高,是因為除了工資以外,再沒有其他福利待遇了。像什么醫藥費報銷、養老等問題都得自己解決,公司概不負責。”聽了董事長這番話,趙博士心里盤算開了:“這個公司給我的工資的確是夠多的,可就是將來萬一得了什么大病,或者老了怎么辦呢?”但他轉念又一想:“我剛30多歲,一般也不會有什么大病,至于養老問題,現在考慮還為時過早。到不如趁年輕多掙些錢,實惠。”
工作以后,趙博士為了解除自己的后顧之憂,每月從工資中拿出一千元,向保險公司投了一份養老保險。這樣一來,他在這家公司工作,到也覺得很踏實多了。
幾個月后,由于趙博士與董事長在公司的經營管理等重大問題上,產生了分歧,被董事長炒了“魷魚”。趙博士不服,雙方為此打到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趙博士同時又提出了公司未給他繳納養老保險的問題,他認為,這也是侵犯他合法權益的行為。但公司董事長抗辯道:“不為你繳納養老保險,是事先跟你講好的。你要是不同意,當時可以不干嘛。你既然干了,就說明咱們的協議已經達成,你現在無權反悔。再說,你不是自己已經向保險公司投了養老保險了嗎?”
公司是否有權不為趙博士繳納養老保險?
點評:
養老保險是國家為了保障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也是社會保險的一種。勞動法中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勞動法規定的這種社會保險,不同于保險公司的金融保險,主要區別在于,⑴前者是在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關系時,勞動者應享有的權利,但后者卻不是;⑵前者是強制性的,即企業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而后者是自愿性的,即是否參加,完全憑企業或勞動者自愿。所以,趙博士自己向保險公司投保的養老保險,不能代替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
本案中,能否因為趙博士當初默許同意公司不參加養老保險,就可以免除公司的責任了呢?不能。因為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中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說明,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光是用人單位的義務,也是勞動者的義務。它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共同義務。對于勞動者的權利,勞動者當然可以放棄,但是對于義務,就必須履行,他無權放棄。因此,既使勞動者不想參加社會保險也是不行的。
綜上,可以看出,該外商公司以高薪來取代職工的養老保險,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它不光應該依法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還應該同時繳納失業、大病醫療等政府規定的社會保險。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并免受因違法而帶來的制裁。
更多勞動法內容盡在勞動法律網http://m.610041.com
上一篇:脅迫簽字無效
下一篇:老板扣了工會主席工資 怎么辦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