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陽2.5億推就業社保民生工程補貼
今年以來,德陽市委、市政府繼續大力實施就業和社會保障民生工程,安排2.5億元資金,全力促進就業、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上半年,全市3.6萬名城鄉勞動者實現就業,其中下崗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0.8萬人,動態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4%;著力解決了14萬農村居民老有所養、46.6萬城鎮居民病有所醫的問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截至6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9786人,有8163名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農民實現再就業,重點幫助2426名“4050”人員實現了就業,有序組織勞務輸出16061人,動態消除了城鎮零就業家庭;組織再就業培訓2334人、農村勞動者技能培訓8235人、創業培訓1625人。
積極落實政策促進就業。通過開展“政策落實年”活動,貫徹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突破了小額擔保貸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等政策落實難點。截至6月底,全市共為城鄉勞動者支付社保、崗位、培訓、職業介紹等補貼及特定政策補助等1830.21萬元。
切實落實減負政策,穩定就業局勢。繼續對困難企業實行緩繳社會保險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穩定就業崗位補貼等政策。截至6月底,共為10戶困難企業7142名職工降低除養老保險外的其余四項社會保險繳費費率,減輕企業負擔620萬元;為242戶困難企業22953名職工緩繳各項社會保險費7420.42萬元。
真情幫助四類重點群體就業。進一步細化完善了四類群體就業工作方案,通過政策扶持、重點幫扶、創業服務、專項就業援助、就業見習、組織勞務輸出等,先后舉辦專場招聘會21場次,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崗位5.5萬個,提供政策咨詢4.3萬人次,直接幫助2.4萬人實現就業;開展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活動,精心編制了48個創業項目庫,成立了由50名專家組成的創業服務咨詢團,分批對1600余名有創業愿望人員進行免費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為各類創業人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43萬元。
切實發揮失業保險保生活促就業功能。截至6月底,全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206234人,其中新增擴面19944人,征收失業保險基金4572.41萬元;適時提高失業保險待遇標準,目前達380元,今年已為15938人發放失業保險待遇4054.62萬元。
社會保障是和諧之基。今年我市在繼續抓好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工作的同時,重點解決了14萬農村居民老有所養、46.6萬城鎮居民病有所醫的問題。
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保險制度。在繼續鞏固原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五項社會保險的同時,2008年,在全市實行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由財政為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的人員每人每年給予120元的參保補貼;2009年,又率先在旌陽區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對符合條件的人員發給55元/月的基礎養老金,基本建立起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險體系。為減輕參保人員的負擔,用醫療保險基金為每名參保人員辦理了一份大額補充醫療保險,人均補助60元;通過爭取中央財政補貼、地方改制資金補貼、企業變現資金繳納等辦法,將12517名國有、集體破產改制企業未參加醫療保險的退休職工納入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財政補貼15771萬元,徹底解決了他們病有所醫的問題。目前,全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490176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53.94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46.6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206234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298254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252972人,旌陽區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41107人。
強化基金征繳,提高保發放能力。通過積極向上爭取中央轉移資金,嚴格逗硬清理欠費,加大稽核檢查力度,不斷提高統籌層次等多種措施,確保了基金征繳,增強了全市社保基金保發放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上半年,全市征收養老保險費178539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費34165萬元、失業保險費4572.41萬元、工傷保險費3549萬元、生育保險費1491萬元。目前,全市養老保險基金積累達44.58億元、醫療保險基金積累達11.29億元、生育保險基金積累達0.87億元、工傷保險基金積累達1.24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積累達1.31億元。
逐年提高社會保險待遇。企業退休職工養老待遇逐年提升,由2005年人均580元/月提高到現在的1316元/月,年均增加122元。其中,今年為206633名退休人員調整了退休養老金,人均漲幅146.63元,創歷史新高。醫療保險方面,通過實行“兩降”(降低起付標準、降低部分自費藥品和部分自費診療項目自費比例)和“兩升”(提高封頂金額到5萬元和報銷比例提高3個百分點)政策,加上補充醫療保險報銷部分,城鎮參保職工基本醫療的報銷標準已經超過85%,報銷金額從原來的5萬元最高可達到25萬元,超過國家規定報銷額的10萬元,極大地緩解了職工醫療負擔;逐步提高了城鎮居民醫保待遇,降低了住院起付線100元,按醫院等級將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了5-10個百分點,并將低額段住院費用納入居民補充醫療保險賠付范圍,從而使城鎮居民住院醫療費(剔除個人自費)報銷比例達到58%。
優化服務質量。進一步簡化了特殊疾病申報、報銷程序;實行醫療保險“一卡通”,參保人員憑醫保卡在全市范圍內均可享受醫療保險政策;開通自助查詢系統,參保人員輸入個人身份證號碼即可查詢個人參保信息;全面實行個體繳費人員銀行代扣工作,方便參保人員特別是邊遠鄉鎮參保人員就近就便繳費。
實行社會保險市級統籌,化解收支矛盾。在已實行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市級統籌基礎上,從7月1日起,全市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也實行了以統收統支、統一管理為主的市級統籌模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縣(市、區)之間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保證了市、縣(市、區)兩級參保人員各項待遇的按時足額支付。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