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鎮轉移勞動力抗旱自救
面對今年的嚴重旱情,巴林左旗隆昌鎮抓住轉移勞動力能在抗旱自救中實現群眾增收的特點,“五注重”全力開展勞動力轉移工作,全鎮共轉移勞動力6734人,其中有組織轉移3838人,實現勞務收入128萬元,力爭做到大旱之年減產不減收。
注重對勞動力轉移的組織領導。鎮黨委、政府組織召開了全鎮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以抗旱自救為主要目的的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外輸與內消并舉”的多元化勞動力轉移方針。
注重用工信息收集與發布。多方面拓展用工信息渠道,對各村勞動力情況和相關企業勞動力需求情況進行摸底,建立起了信息庫,堅持把籌集信息作為輸出重點,派專人到沈陽、大連、北京、天津等城市采集用工信息,同時保持與用工較大企業中務工人員的聯系,讓他們發揮信息聯絡員作用,拓展輸出領域。共發布用工信息19條,印發用工宣傳單1000余份。
注重對受災群眾的宣傳引導。發動各村“兩委”成員,對受災農戶進行勞動力轉移的宣傳引導,大造勞務輸出抗旱自救的聲勢,鼓勵和引導更多人外出務工創收。聯系上級勞務輸出部門和職業技術培訓學校、對沒有技術的外出務工人員開展了有針對性、定向性、定單式的培訓。
注重勞動力轉移基地建設。目前已穩定勞動力轉移基地建設17處,向有長期合作關系的北京天壹成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大連成邦服飾有限公司和大連奧斯鞋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有組織轉移勞動力158人。
注重勞動力向其他優勢產業轉移。依托當地養殖業優勢,通過為養殖戶協調小額貸款,擴大養殖規模,實現勞動力就地轉移,僅養豬專業村三段村就實現就地轉移勞動力200余人。南灣子村養豬小區、老房身村肉驢養殖小區、姜家灣村養豬場、聯合村養羊小區、雙井村鳳羽養殖場等項目的建設不僅擴大了養殖業規模,也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下一篇:中國勞動力價格仍具競爭力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