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碚:工資增長的制度設計要科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這個報告提出了很多結論,很多結論我都是贊同的,特別是這個報告提出中國目前出現的工資上漲普遍的現象是一個長期的趨勢,而不僅僅是短期的現象,我非常的同意。當然這個過程中,到底它的性質是什么?我們還可以深入的研究。
講到工資的問題,我也認為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工資福利關系已經進入一個發生重大轉折的關頭。其意義大家都以劉易斯拐點來討論,盡管劉易斯拐點有很合理的因素,但是他把問題高度的簡單化了,而在工資決定關系中可能比劉易斯所描述的工資轉變的現象要更加的復雜,也就是說今天的論題是一個工資問題的形成機制,劉易斯的理論其實是基于一個最基本的假定,這個假定是工資的形成是自由契約機制,勞資上面是自由契約的,要談判,所以最后的關系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這是其基本的邏輯。
如果勞動存在無限供應的時候,當然這種供應關系對資方有利,當經濟再發展以后,勞動的無限供應情況發生變化,勞動力變化有限供應的時候就出現了所謂新古典的現象,這是由勞動力效果所決定的。所以它基本的假定是自由契約的精神上決定的,但現實中勞資關系中并不單單如此。
從全世界來看,有兩個基本的問題,第一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我把它叫做收入福利悖論,就是說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生活水平,當然是表現在工資水平的提高。
如果像中國前30年改革開放那樣,僅僅是經濟的發展,勞動力的收入水平沒有提高,那么這個經濟增長沒有意義,只是少數人獲益,大多數人不能分享經濟增長的福利。
經濟增長的目標就是要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福利、提高工資。問題是提高工資和提高福利水平,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也就是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成本。勞動生產率和福利同時提高,既解決了收入水平提高的問題,同時又保持了競爭力。這個問題在中國,剛剛楊院長在報告里面都已經講到了,因為中國現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在這個意義說講,在勞動生產力提高的基礎上講工資水平和福利的水平,中國是可以做到的,我們的研究也是這樣,如果從宏觀上看,中國制造業提高工資的水平,不會對中國的競爭力產生特別大的影響。
第二,現在是在全球化競爭的格局下形成工資的,那么我們就要考慮工資的增長到底是誰跟誰的?大部分討論比較多的是雇員和雇主的關系,假定雇主是希望壓低工資,雇員希望提高工資,在這種關系下看勞動市場上誰對誰有利。這個關系考慮的也過于簡單,實際上雇主跟雇員之間的關系要同時受到這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特別是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它的競爭地位,各種各樣的企業所面臨的勞資關系性質可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壟斷企業,壟斷企業的內部實際上并沒有我們剛剛講的那樣,是雇主跟雇員之間的一種制衡關系,就是說雇主希望壓低工資、雇員希望提高工資,基本上沒有這種關系,它的老板也是雇員,是國家的雇員,所以雇員和雇主都希望提高工資,所以這個機制很容易解決,你不讓他解決他本身也有這種解決。
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小老板,小老板當然會想著我壓低了工資就意味著我口袋里的錢會增多,但小老板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可能沒有競爭力,他競爭不過大企業。
大企業有能力給工人漲工資,而中小企業不行,不僅大陸的中小企業不行,香港企業也不行,政府要來支持中小企業,彌補中小企業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正因為它的競爭關系決定了哪些企業可以有條件提高工資,哪些企業確實在目前的競爭關系中,如果提高工資的話就可能生存不下去。
美國盡管金融危機“闖了禍”,但他的制度彈性比較大,而歐洲國家度過金融危機比較難,日本也比較難,原因是他們的制度彈性比中國要強。我們講這個機制兩個問題都要考慮,從工資的收入水平上毫無疑問中國到了一個需要提高工資、提高福利的時期,而且相對以前相比是相當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用什么方式提高?盡管工資水平比較高,但仍然保持它的彈性,還是說像歐洲那樣,工資水平其實不算高,但是它的彈性就變得很強,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他的工資收入水平是比較高的,但同時他的收入制度彈性也是比較大的,所謂彈性就是招工人和解雇工人過程中的成本是比較低的,而在歐洲這些國家收入水平雖然不是在世界上特別高,但是要是解雇一個工人的成本很高。
到底選擇哪種機制能夠保持中國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特別是要考慮到現在面臨的是全球化的競爭,不是說你企業說了算,你想多少工資就多少。
我們想不僅產業結構要升級優化,各類企業能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實現比較公平的競爭,而不是說在這樣的過程中使中國的經濟,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在市場上越來越沒有競爭力。所以我認為收入分配的問題是非常復雜的,中國目前還處于工業化的中期,中國國家已經獲得了極大的財富,企業做大做強問題我認為現在在中國已經不是問題了,所以怎樣使得更多的企業參與公平的競爭,包括更多的居民能夠參與到經濟增長過程中得到福利的分享變得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的政策應該更加科學。
我的總體意見:第一中國確實到了大幅度提高工資和福利的階段,第二提高的過程要有科學的設計,第三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中國經濟長期的競爭力,才能使我國的工資不斷的增長有堅實的基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