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兩個比重”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是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舉措,其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兩個比重”,有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議》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貫穿“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特別指出,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方面。這是針對我國消費需求不足、經濟增長不得不較多依賴于投資與出口提出來的。而分配領域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又正是妨礙國內居民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據統計,近年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呈下降的趨勢。這種變化趨勢,影響了內需中消費與投資的合理結構以及內需與外需的合理結構。目前,我國最終消費率不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同等收入國家水平。理論和實踐證明,過度依賴投資和凈出口難以保證宏觀均衡和穩定持續高速的經濟增長。作為人口大國,巨大的潛在消費需求是拉動經濟長期增長的優勢條件。將潛在的消費需求轉變成現實的有效需求,改變中國經濟增長的總需求結構,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需要通過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收入預期,從而提高居民的消費傾向。
第二,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兩個比重”,不僅可以改變目前生產要素在按貢獻參與分配中的價格機制扭曲,而且也能夠讓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分享到更多的經濟發展成果。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基本的層次。初次分配主要是由市場價格形成的要素分配。勞動在生產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所有參與初次分配的諸要素中,勞動是決定性的因素。西方發達國家勞動收入份額變動呈現出的趨勢表明,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由于在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等其他要素的稀缺程度往往高于勞動力的稀缺程度,從而使得勞動力價格一直處于十分低下的水平。提高勞動力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才能分享到更多的經濟發展成果。
第三,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兩個比重”,有利于為經濟持續發展營造和諧社會環境。經濟長期發展需要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作為保障。而合理調整好收入分配關系又是直接關系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收入差距持續擴大,會產生“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使社會中的階層分化速度加快,利益矛盾日趨突出。“十二五”時期,我國所要完成發展任務的艱巨性、繁重性前所未有;而我國所面臨各種矛盾的綜合性、復雜性也是罕見的。這更需要我們通過合理調整好收入分配關系,更好地理順情緒,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使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具備良好條件。
第四,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兩個比重”,有利于正確理順政府、企業、居民三者的分配關系。調整收入分配關系涉及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企業收入、政府收入三者的關系,合理調整這三者在國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關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國民收入分配的總原則,就是要正確處理好政府、企業、居民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行合理分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合理分配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收入分配有利于充分調動經濟活動參與者的積極性,提高經濟效率;二是收入分配相對公平,保證每個社會成員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差距過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居民收入、企業收入和政府收入都大幅度增加,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從近幾年統計數據來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續下降的趨勢,企業收入、政府收入的比重則呈持續上升的趨勢。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和企業所占比重持續提高,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明顯偏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兩個比重”,有利于理順政府、企業、居民三者的分配關系;有利于增加廣大勞動者收入,維護勞動者權益;也有利于合理調整投資與消費關系,促進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上一篇:臨澤縣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8%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