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女生求職碰壁的真實原因

每年招聘現場采訪中,總有一些女同學抱怨說招聘企業(yè)有性別歧視,男同學比自己更容易找到心儀的好工作;或是每年求職旺季各大紙質傳媒總有一個版塊是關于女大學生的整容的問題。今天,我們從各方面來跟各位求職女生分析一下求職碰壁背后的事實。
任婷作為一名應屆畢業(yè)生,上周參加了兩場人才招聘會,投出了20份簡歷,沒有得到一個面試的機會,一輪奔波下來,她得出的結論是,女孩子找個好工作,長相比才能重要,原因是“有一家經營速溶飲料的食品公司招聘營銷人員,招聘負責人在看了簡歷之后,很直接地告訴我,他們要求應聘人員身高在1.65米以上,長相要端莊,感覺像是在選美”。
長相是不是求職的敲門磚?記者對湖南師范大學三個女生寢室24名女生的調查顯示,七成女生認為,長相不是必要條件,但是加分砝碼,在同等條件下,長相出眾的女生更容易獲得機會。
也有五成女生認為,除了前臺、文秘這樣的崗位,用人單位更注重人的才識指數,包括在校時期的組織能力、社會實踐經歷。深厚的“內功”才是真正能把招聘單位“打傷”的絕招。相比虛而不實的華麗的外表,正確的求職態(tài)度、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豐富的實踐經歷和超強的動手能力才是使自己脫穎而出的“求職利器”。
職業(yè)規(guī)劃專家阿果分析,任婷制作得華麗的個人簡歷,除了大學期間中上的成績、大學英語四級證、計算機二級證、導游證等常規(guī)求職證書外,只有兩個月文員實踐的經歷,恰恰沒有能讓自己脫穎而出的求職利器。“把問題歸結到企業(yè)以貌取人,其實是找借口為自己開脫。”
失望情緒成求職女生易發(fā)病
“男生比我們好找工作多了,很多男生已經和公司簽約了,我們都是來‘打醬油’的。”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是理工科女生比較集中的高校,近日兩校招聘會不斷,而在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有部分理工科女生自言是“打醬油”一族,表示男同學是工科企業(yè)搶手的“香餑餑”,而她們似乎陷入了“雞肋”的尷尬境地。這種失望情緒蔓延,成為求職中女生易發(fā)的“傳染病”。
據全國婦聯婦女發(fā)展部最新出爐的《女大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狀況調查表》顯示,91.9℅的被訪女大學生感受到用人單位的性別偏見,理學類女大學生“經常”感受歧視的比例最高(38.6℅),工學類其次(26.9℅),再次是文學類(22.7℅)。四成被訪女大學生認為女生找工作困難,理科類和碩士女生感覺更困難。
“貧困”、“理工科”、“女生”這三個關鍵詞也是大學就業(yè)工作者的工作難點。記者從中南大學和長沙理工大學了解到,幾乎每年學校都會為這個人群另外開幾場專場招聘會,他們“屬于就業(yè)特困人群”。
企業(yè)“另眼相看”事出有因
“我們有的崗位明確要求只要男生,其實不是對女生歧視,而是跟崗位特定要求相關。”上周末在長沙理工大學校園招聘會上,一家建筑行業(yè)國企人力資源主管介紹說,有些崗位需長期駐扎在野外,登高爬低,加之工作人員都是男性,企業(yè)生活設施安排也很方便,所以才會對崗位提出性別要求。
除去一些崗位客觀要求,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女大學生抗壓能力小”、“動手操作能力較男生弱”等等也成為用人單位對女生“另眼相看”的重要因素。在上周五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機械行業(yè)大型招聘會上,無錫一家冷機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主管表示,他們只看“能不能用,適不適用,好不好用”,只要是人才,有能力勝任,他們不會對性別提出限制。“我們考核我們關注的能力,當然也不會因為求職者是女生而放低要求。”
“其實我們應該尊重男女性自然差別,不必過于強調‘平等’。”張黎是高新區(qū)一家環(huán)保企業(yè)的資深人力資源主管,她認為有些工作確實更適合男性或者更適合女性,企業(yè)提出性別要求理所當然,跟歧視無關,女生在求職時不必強化自己的“歧視情緒”。“你看我們的很多職位就明確表明要求是女性,怎么沒有男生控訴我們‘性別歧視’?”張黎說。
為獲機會女生更努力
厚厚的一疊獲獎證書,詳細的求職資料,跟心儀單位人力資源主管積極主動地交流,湖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招聘會上,軟件專業(yè)大三畢業(yè)生李麗華顯然比身邊三五成群湊在一起觀望的男生更加主動積極。
記者在多次招聘會現場觀察發(fā)現,女生表現得比男生積極似乎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因為我們更有危機感。”李麗華表示,為了畢業(yè)后可以在軟件領域這個男人主宰的行業(yè)立足,和他們同分一杯羹,她從入學開始就刻苦學習,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我的成績在班上比很多男生都優(yōu)秀,事實證明男生可以做好的,我們可以比他們做得更好。”
“班上拿獎學金的女生占了一大半。”湖南省中醫(yī)藥大學學生工作相關負責人、大學老師銀潔告訴記者,女生比男生成績好已經成為大學里的普遍現象。
在性別要求不明顯的崗位,女生比男生更有競爭力成了人力資源主管們“頭疼的問題”。唐毅是長沙市一家事業(yè)單位的人力資源主管,他告訴記者,去年招聘了10名大學生,通過重重考試,女孩子占了一大半,“今年本來想多招幾個男生,改良一下性別結構,辦公室搬個東西好有個得力的人手,可是你看——”唐毅把手里的簡歷一揚,篩選出來的大部分是女生。
求職時不妨打“性別差”
為了緩解并進一步解決女生就業(yè)受性別歧視的現狀,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以及各地方政府都提交了提案或出臺了相關政策法律來關注女大學生就業(yè)難的問題。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就業(yè)促進法》第27條第二款明確規(guī)定“用人單位錄用女職工,不得在勞動合同中規(guī)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
在社會大環(huán)境改善就業(yè)“性別歧視”狀態(tài)下,自己如何走出性別困境?湖南軟件工程學院校長譚長富表示,其實對于理工科女生,專業(yè)在選擇方向上要提前考慮,不要跟自己的性別“鬧別扭”。“我們學校今年開設了建筑管理專業(yè),這個專業(yè)是不適合女同學報的,因為要經常在工地上監(jiān)工,風吹日曬雨淋的,女孩子的身體受不了,女同學也不愿意報。但這并不是說所有的理工科專業(yè)都不適合女生。同樣是建筑管理系,工程預決算專業(yè)對性別要求就不高,女同學有興趣可以來報。”
“我們會更加歡迎女生,因為女生心細,忠誠度也更高。”在湖南軟件職院招聘會上,一家職業(yè)管家招聘公司人力資源主管表示,對于某些崗位的弱勢而言,女生在很多崗位上也有強勢地位,女生求職時也不妨打個“性別差”。
下一篇:法學專業(yè)學生的福音工作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