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點師遭遇維權難題


朋友們平時聊天嘲笑某個人是會說:“沒文化,真可怕。”現實生活中,父母祖輩還有一些文盲分子,他們如果還在參加工作,由于不識字或是文化程度太低,吃虧是常有的事。
◆侵權事實
內部糾紛導致解約,職工索賠相應補償
李紅從2008年5月起,在某企業下屬的物業公司食堂工作,擔任面點師,雙方約定月工資1300元。因為李紅不識字也不懂法,單位始終沒有和她簽訂勞動合同,就連工資折都是交給相關領導代為保存,需要時李紅現取。據李紅說,工作兩年多以來,她經常加班,但單位從沒給過她加班費。
2010年5月,因為和食堂的廚師長發生爭執,李紅手掌受傷,醫院的診斷結果是手掌軟組織挫傷,需要休養一段時間,當時單位給了李紅兩萬元補償,但提出與她解除勞動關系。
李紅覺得,手掌受傷是在工作時間發生的,原因不在自己,如果單位要將她辭退,就應該支付相應的補償,而且雙方一直沒簽合同,單位也沒繳納任何的社會保險,這些因素單位都應該在補償時考慮進去。
◆案例剖析
索賠遇阻竟走極端,工會調解化解糾紛
對于李紅提出的補償要求,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已經支付給她的兩萬元里包括了一萬元的醫療費,還有一萬元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因為李紅不識字,公司解釋的并不具體。而對于李紅除這兩萬元之外的三萬元補償要求,食堂負責人和總公司沒給出明確答復。
在多次索賠不成的情況下,李紅來到了該公司的辦公樓樓頂,準備采取極端方式討要賠償,在總公司工作人員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勸說下,李紅慢慢消除了走極端的念頭,表示愿意等待公司的答復。
此后,李紅來到了西城區勞動爭議調解中心,考慮到她是外來務工人員,還是位單親母親生活困難,兩位工會律師當即表示會幫助她盡快要回應得的補償。
工會律師聯系了李紅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在調解過程中,負責人出示了相關材料。材料中顯示,由于該公司經營場地的調整,雙方經過協商同意解除勞動合同,單位一次性支付給李紅7000元的經濟補償,另外還有兩個月的工資,上面有代簽的職工名字和手印。
為盡快幫李紅解決糾紛,討回補償金,工會調解員于穎和工會律師王天任、覃學文經過電話和面談的方式多次與用人單位溝通,指出單位在用工過程中存在的錯誤行為。最終,雙方進行第一次調解時,用人單位就同意了支付補償的要求,李紅也表示接受單位再賠2萬元的方案。
◆專家點評
職工不懂企業不守,依法維權才是正道
覃學文介紹,李紅是外來務工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淺薄,極易發生極端行為。本案中,李紅所在的公司未簽勞動合同、未按法律規定繳納社會保險、長時間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行為,應當給予勞動者相應的補償。
根據法律規定,對于未簽勞動合同的違法行為,如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另外,國家和地方都有相應的加班費標準,單位要求員工加班應按相關標準給付加班費。
本案中,李紅為外埠農村戶口,在2009年12月31日以前未繳納的部分按照當時的標準依法計算,采取現金補償給勞動者,從2010年1月1日起,發生的保險補償爭議,勞資雙方需要到保險征繳部門依法予以補繳。
“李紅遭遇違法用工,因其不懂法而極端維權是極其不理智的行為,最后求助于工會得以圓滿解決。”覃學文律師表示,通過本案也反映出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對于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律意識淺薄的問題應該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務工人員的法律意識,減少因極端維權而導致更大的悲劇。
上一篇:“維權使者”飛遍全閩
下一篇:白領辦公室的這些事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