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也得還錢”真成還款共識
據聞,這幾年隨著各種防控監管手段的完善,欠薪被越來越多的老板視為“高壓線”,“哪怕借錢也要給工人發工資”正成為一種共識。希望這些平日里吃香喝辣的老板不要再拖欠民工的血汗錢了。否則后果自負。
元旦前,江蘇省亞泰建設有限公司因拖欠200名工人250萬元工錢,成為南京第一家在全市范圍內因欠薪被停標的建筑企業。對企業來說,被停標不僅意味著停標期內在全市范圍內接不到工程,而且由于其拖欠行為上網公布,在外地也難以接到工程。
有了保證金和工資專戶,工頭跑了也不怕
往年進入臘月,宿遷市勞動監察大隊大門口經常會聚集一波又一波的討薪民工,今年卻明顯“冷清”。宿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蘇耀西告訴記者,投訴量的明顯下降源于該市在工程建設領域推行的農民工工資支付擔保金制度和農民工工資支付專用賬戶制度。以前在宿遷,超過九成的欠薪來自工程建設領域。從2008年起該市在工程建設領域實施工資保證金制度,要求施工企業在進場施工前,必須按工程造價2.5%—3.5%的比例繳納保證金。這樣,工程無論如何轉包,最終出現什么問題,但農民工的工資都有保證。
除了保證金,項目開發建設單位還必須按合同約定,將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的工程款定期劃入專用賬戶,專用賬戶資金只能用于發放工資,由企業和勞動監察機構雙印鑒管理,避免了層層拖欠問題,確保農民工工資及時到位。
“以前遇到企業欠薪,勞動監察人員上門追討時,老板常常是先大發一通脾氣,甚至揚言‘就是不給’。現在,很多企業都會定期到勞動監察部門詢問是否有人投訴拖欠工資。”蘇耀西說。
去年以來,宿遷市工程建設企業農民工投訴408件,比前年同期下降了52%,農民工集體上訪案件也大幅下降。
網格化管理,“老賴”企業被重點監控
對于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來說,讓老板提前拿出一筆保證金設立工資支付專用賬戶,不太現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規范用工,督促企業按時足額發放工資。在我省,連續拖欠2個月以上或累計拖欠3個月以上的用人單位,都是勞動監察部門的重點督查對象。而這,需要相關執法人員將工作做細。
元月5日下午5點,記者聯系海門市勞動監察支隊長邢建中時,他剛從當地一家服裝廠回來。據介紹,這家服裝廠10天前被20多名員工投訴欠薪。經調查,這20多位外地農民工半個月前提出離職,老板以“沒到月底尚未結賬”為由拒絕發放當月工資。經協調,企業同意半個月內為提前離職者結清工資。5日是清算截止日,邢建中特地去現場督察發放。
每一個投訴案件必須有結果。而哪些企業有可能會拖欠工資,哪些企業比較誠信,基層勞動監察協管員也要“門兒清”。在海門,凡是用工6人以上的廠房租賃企業,或者用工16人以上的自有廠房企業,每月都要將當月的工資支付月報表匯總到鄉鎮和工業園區。對于沒有按時上報的企業或者欠薪企業,監察協管員會及時匯總至市勞動監察大隊。市勞動監察大隊每月將本隊受理的投訴舉報案件涉及的用人單位及相關工資支付情況進行匯總,并與各鄉鎮上報的用人單位及欠薪單位情況比對,如經比對發現,被投訴舉報的用人單位不在上報的用人單位臺賬內,或被投訴舉報的用人單位欠薪,而相關鄉鎮上報的欠薪情況為“不欠薪”,則對相關協管員進行考核,達到一定比例,認定為工作失職,解除勞動合同。這樣,勞動監察協管員有壓力,企業也不敢隨意拖欠工資了。
暢通投訴舉報,確保民工節前拿到工資
“我們是河南和東海縣的農民工,在鄉政府的工地打工,討薪兩月有余,至今無結果,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這是署名為“陳永紅”的農民工去年12月30日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的討薪留言。很快,網站工作人員回復,建議其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并提供了相關部門的聯系方式。
網絡投訴僅是農民工維權的眾多渠道之一。今年我省開通了統一的12333維權熱線。農民工無論在何處,只要撥打12333,就可以及時獲得幫助。為方便民工現場投訴,我省還將受理窗口下移到鄉鎮、街道。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也開通綠色通道,免費為民工討薪提供法律援助。
省勞動監察總隊隊長經洪斌表示,對于農民工的討薪訴求,勞動監察部門能幫助協調解決的,會盡快解決;不能解決的,可引導勞動者通過法律渠道維權。省人社廳仲裁處處長朱益虎則表示,對申請仲裁的拖欠工資爭議案件,相關部門按照“快立、快審、快結”的原則,及時受理,及時裁決。對符合“裁決先于執行”條款的拖欠工資案件,可根據勞動者的申請裁決先予執行,幫助勞動者盡快拿到工資。
“無論何種方式,都是一個目的,確保農民工朋友在春節前拿到自己的血汗錢。”省人社廳一位負責人說。
上一篇:陶瓷都欠了百余名民工的工錢
下一篇:職業病維權成重大公共衛生難題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