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呼吁:“工會聲音應該再大一點”
“本市應率先出臺有關措施,現有的勞務派遣工制度非改不可。”19日上午,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首次大會發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講話中,直指不能用低廉的勞動價格來取得企業高利潤,造成社會和諧發展的隱患, “在這個問題上,工會的聲音應該再大一點。”

市總工會在發言中指出,本市勞務派遣工占企業全部用工人數最近兩年呈上升趨勢,其中,制造業比例最高,占43.6%。
勞務派遣分布廣,幾乎遍布各行各業,在企業叫做 “勞務派遣”,在機關事業單位叫做 “人才派遣”,許多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大學生也被納入到勞務派遣工行列。這會導致 “同工不同酬”、勞動糾紛多發頻發。不良企業競相效仿,從而影響勞動者的技能素質提升,制約上海產業升級。另一方面,會導致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失衡,加劇勞動者的就業不穩定性和危機感。
市總工會建議,政府部門要通過調查,全面了解本市勞務派遣用工的現狀、特點以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進行執法檢查和清理整頓。此外,盡快制訂 《勞務派遣用工實施辦法》,或者對 《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予以修訂,明確勞務派遣的準入崗位、期限、比例、待遇等。
“總工會的發言我很贊同,首先來呼應一下。”講話一開始,俞正聲就提到了勞務派遣用工的問題。他表示,應控制公務員工資的增長速度。相比這些人群,本市還有很多低收入群體。比如,退休工人的工資水平還不及北京,外來務工人員每月工資按正常出勤算,也才剛過最低工資線。
“目前,不少大型企業都是用這些工人低廉的勞動價格,來取得企業利潤。這種利潤是虛假的,將造成社會和諧發展隱患,也會加大社會矛盾。社會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為代價、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俞正聲態度明確: “目前這種勞務派遣的制度是非改不可的。上海在這個問題上,應率先出臺有關措施。”
俞正聲指出,有關部門在這個問題上,行動遲緩,顧慮太多。先拿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 “開刀”,率先帶頭試點。 “否則上海工人階級的產業大軍和所積累的社會矛盾,會更突出。”
“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工會同志聲音應該再大一點。大家都有點聲音,可能更容易統一思想。”書記最后的詼諧表達,獲得全場委員一致掌聲。
此外,他還建議,針對產業工人骨干力量戶籍引進制度的口子還開得太小。 “他們天天在創造財富,卻沒有融入上海城市生活的主體。”
市科協:浦東率先試點人才創新實驗區
本市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的引進,正受到國內許多城市特別是周邊省市的嚴峻挑戰。市科協在大會發言中指出,應為上述人才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不妨在浦東率先試點人才創新實驗區。
近年來,本市相繼出臺一系列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政策。不過,這些人才隊伍仍存在結構比例失調、分布不合理的現象——高層次領軍人才的數量總和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但領軍人才所占比例卻很小。上海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缺口大,特別是各類企業中缺少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上海九大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再來看周邊省市實施的 “人才爭奪戰爭”,同樣對上海造成很大壓力——江蘇省大力實施 “333”人才工程和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浙江省連續15年實施 “151人才工程”,戰果顯著。深圳實施新一輪的 “孔雀東南飛”計劃,設立 “海內外創新創業人才引進中心”,定期發布當地產業結構調整、產業重點轉移,人才需求類型等各種信息,建立起吸引人才的長效機制。
建議加快建設浦東國際人才創新試驗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列為先期重點建設的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對在 “人才特區”內創辦科技型企業的領軍人才、高端科技人才,政府要運用政府中小型企業發展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高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加大扶持力度,對有特殊需求的優秀人才,采取個案處理等特殊辦法予以解決。在 “人才特區”內,對科技領軍人才、高端科技人才的居住證、居轉戶、直接入戶人才引進政策采取更為寬松、靈活的辦法。還可在住房資助、醫療服務、子女教育等方面重點傾斜,為人才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委員屠海鳴:借鑒香港對建筑火災風險分級
今后遇到重大火災,是否能針對建筑予以風險分級,按級別規定出警事件。市政協委員、上海市僑聯副主席、香港豪都有限公司董事長屠海鳴在大會發言中,以1996年香港“11·20”火災為例,為上海提供了借鑒。
1996年11月20日下午4時49分,香港九龍彌敦道嘉利商業大廈大火,直至次日下午1時47分才將大火撲滅。大火燒死41人、傷80人,其中一位消防隊員死亡。
大火前,由于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未能對突發事件進行迅速協作和履行職責。此后,港府設立應急事件處理的相關機構。在這個機構里共設置了三級指揮架構。一級指揮機構,由警察、消防、地方政府、醫療救護等組成,并由這些部門中職位最高的官員組成,主要負責對事件迅速作出處理意見,領導、指導和協調下級機構立即控制和解決重大事件;二級機構由供水、供電、供氣、鐵路、港口、通訊等相關部門組成,主要負責對事件的管理協調,將處理意見報告一級機構,并擔負事件過程中整合各相關機構的資源配置,處理善后及恢復工作;三級機構,由最基層的民援隊、志愿者等民間人士組成,這些人員主要擔負對事件現場的處置。
根據1968年出臺的《調查委員會條例》,香港有史以來的第11個調查委員會組成,對嘉利大廈進行獨立調查的任務由法官胡國興執行。胡國興用3個月時間,交出了一份很詳盡的報告。報告對大火的起因進行了非常詳盡的分析:由于電焊工思想麻痹,導致電焊火花燃著垃圾,迅速向上燃燒。面對質詢,每個“被點名”的部門都給出了十分具體的回復。
大火后,港府決定香港消防站點的規劃建設由香港消防處的策劃組負責。按照規定,消防站點的建設與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發展,每新建一個消防站,地政署即向消防處詢問新建標準,提早訂購車輛裝備。
目前,全港已有消防站70個、水上消防站6個,有救護站29個。香港政府還趁此機會,設立香港火災風險區。風險區是根據規劃區域內人口居住密度、土地發展密度、建筑物高度與土地用途指標綜合評分劃分級別大小。大于25分為甲級,消防車達到該區域邊緣為6分鐘;20-24分為乙級,消防車達到該區域邊緣為7分鐘;15-19分為丙級,消防車達到該區域邊緣為9分鐘;10-14分為丁級,消防車達到該區域邊緣為23分鐘。火災風險區經實施后,現在香港全年平均共接火警40000起,其中89.17%的樓宇火警,消防車在6分鐘以內就到達了。
農工黨市委:政府財政撥款防治土壤污染
農工黨市委在發言中提出,必須借鑒世博會修復土壤污染范例,從政府財政預算中安排資金用于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的特點很像前期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名稱有點像——《潛伏》,搞“地下工作”。
目前,本市在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和管理方面存在專項法律法規空白、污染狀況不清、監管能力薄弱、修復技術落后、資金來源匱乏等多方面問題。
世博會的籌辦為工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世博規劃區域總面積約75%為企業舊址,為此專門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完成了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估,并由此確定了土壤修復范圍和方案。實施修復工程后,園區內原污染地塊土壤的各項監測因子均已達到國家 《展覽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暫行)》的要求。
為此,建議建立符合本市土壤污染防治特點的法規、標準體系。建立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種類、污染范圍和污染程度的地理信息系統;逐步建立完善各級監測網絡,定期公布相關信息,制定事故應急預案;建成調查、評估、修復、利用等監管體系。
政府應提高財政資金用于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研發的比例,鼓勵企業自主開發,從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污染防治
上一篇:女性隨意著裝時性騷擾的原因之一
下一篇:郾城法援設專項救助金,深受歡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