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政協主席稱,提供待遇和工作環境質量是解決用工荒的重要辦法
春節一過,福清市各工業區用工企業就抓緊招工,雖然不少企業開出了優厚的條件,但招工難依然不減,尤其以勞動密集型企業更為明顯。
在江陰工業區,有不少企業均在大門口貼出“大量招工”的大幅告示,并各顯神通展開了招工攻勢。一化纖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今年將啟動14條生產線,原有的350位工人正在陸續返回復工,但仍差400名的用工缺口,為了招徠工人,公司不僅將普通工的月薪提高至1800-2000元,免費提供三餐,還對老工人和所在地村民承諾,凡是介紹一名新工人,工作半年以上即給付500-800元的介紹費。
記者了解到,福清一家知名企業為了外省農民工節后能按時返回工作,不惜付出200多萬元給農民工購買往返火車票。而在一些建設工地上,就連臨時小工的日薪也已經水漲船高至每天150-200元,但是這些地方仍缺大量工人。
記者了解到,在融僑、元洪、洪寬工業區,缺工現象也很普遍,由于歐美地區經濟復蘇,2010年底福清市外向型企業的國外訂單大幅度增加,招工不足導致訂單難以完成。為了搶奪工人,許多企業已在當地人才交流中心提早備案注冊,提供用工信息。福清市人才交流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來招工的企業很多,工資待遇比往年有明顯提高,底薪約在1500-1800元,并且另加提成。
福清市勞動保障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分析認為,2011年的招工形勢比往年都要嚴峻,近年來沿海地區通貨膨脹的壓力比中西部嚴重,農民工在吃飯住宿等方面的支出增長太快,無形中減少了他們的收入。再加上西部大開發,使得四川、廣西、貴州一帶的工人在家門口也能找到合適的工種,這些因素都使得農民工長距離流動的積極性受到抑制。
但福清市政協副主席陳向群認為,招工難亦有破解之道。如果企業能消除對農民工的歧視,進一步提高薪酬和食宿水準,改善工作環境,解決他們在城市的保障、醫療、住房、孩子入學等難題,就不會出現招工難的問題。
模范企業:連江工廠創建和諧企業留員工 讓員工有家的感覺
“截至23日,公司共新招普工1294人,其中85%是通過職工推薦介紹來的,為公司節約了招聘成本近12萬元。”在沿海很多企業為“用工荒”發愁時,連江清祿鞋業有限公司工會主席顏榅強心情卻很不錯。因為,公司不僅招到了充足的員工,節后員工的返崗率也達到9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個百分點。
連江清祿公司有員工1.2萬多人,年生產ADIDAS等世界名牌運動鞋2000多萬雙,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為全面推進爭創“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工作,該公司由工會組織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勞資溝通委員會,經常召開會議討論公司的重大規章制度以及員工關心的重大問題,并通過規章制度保證勞資溝通渠道的順暢和實效。
“這種有效的溝通渠道,減少了員工的抱怨,增強了職工對公司的信任度。”顏榅強介紹說,通過這些方式,強化了企業與職工雙方的互動、了解、互信,增強了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工會與公司簽訂了包括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合同、工資集體協商專項合同等集體性合同,規定了員工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總體要求、勞動保護、女職工特別保護等方面的內容,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審核通過。目前公司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100%。
為了給員工家的感覺,該公司還不斷優化工作環境。在生產車間,安裝了美國最新水簾降溫設備,這樣就能保證員工總在最適宜的溫度下工作。公司還積極資助工會舉辦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職工業余生活。不僅成立了各種興趣社團,開展英語、書法、舞蹈、花藝、健美操等技能培訓班,并與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合作,對員工進行高等教育培訓。重大節日時,公司還不會忘記派出代表慰問一線職工。
員工小李是去年進廠的,他說:“在這里打工,各方面條件都不錯,我們有家的感覺,有做主人的感覺,當然舍不得離開。”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