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令大多打工族變成了周光族
今年春節對小編來說是一個特別春節,因為這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春節,第一次不受媽媽的紅包,還能倒過來給媽媽錢話。節后回來上班,同事回來在群里就紛紛嚷嚷著說,過個春節自己立馬有“月光族”變成了“周光族”。
過年成了“周光族”
假期結束后,許多人不約而同地曬起了春節賬單:給長輩的孝敬錢,給晚輩的壓歲錢,給自己的新春禮物,串親戚的迎來送往……記者發現,今年的“春節賬單”少則數百元,多則萬兒八千;“趕快上班,加油賺錢”成了網友們共勉的口號。
“年終獎,雙薪全都花光了,總有三萬多吧!”網友“兔斯基”提起春節開銷就是一肚子眼淚,“好多都是計劃外支出,防不勝防”。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春節回家的機票往返就是2600元,孝敬家里的老人共支出15000元,給晚輩“紅包”3000元。春節七天假期和同學朋友出去K歌、吃飯花了4000元,加上買鞭炮、辦年貨的開銷,他成了個標準的“春節周光族”。
“春節就該花錢,我的年終獎也沒剩下,一萬多吧。”網友“采采卷耳”說,一個人在北京工作,好容易春節假期回趟老家,孝敬父母必須的。不過她也覺得“過年成本越來越貴了”,上一趟超市花個三五百很正常,就連干果炒貨都成了大開銷。“假放完了,收收心好好賺錢吧!”
在某網微博發起的“過年曬賬單”活動中,有一類網友的節日開銷被稱為“最杯具”:錢花了,禮送了,卻都不是送給自己和家人的。
“送客戶,光是柴雞蛋就買了90盒,4500多元;酒禮盒花了2萬元左右。”作為一家文化公司的經理,曾先生春節最大的開銷就是打點客戶和合作伙伴。他說,公司是自己的,人情來往自然也要從自家腰包里掏;“過節花錢很正常,不過最‘杯具’的是為別人花錢。”
“現在的禮節往來摻雜了越來越多的功利色彩,已經背離了傳統,變了味的人情消費最好能降降溫。”曾先生在自己的微博中表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前幾年還是我收壓歲錢呢,一轉眼就開始往出給了。現在的壓歲錢可比我小時候貴多了!”28歲的白小姐告訴記者,光是給親戚朋友的小孩包紅包就花了2400元,快趕上半個月工資了。不過,“壓歲”也有別出心裁的送法。小學教師池小姐說,她今年送給親戚朋友家小孩的“壓歲禮”是圖書大廈的代金卡,希望孩子們有錢就去買知識。
“我們這一撥同學差不多都到了生孩子的年齡,如果都送起壓歲錢來,沒完沒了。”房先生說,他和大學同學們約定過節聚會不帶孩子,“壓歲錢”一律免掉,吃飯唱歌的花銷也AA制。“大家的事業都剛起步,沒必要為一些人情場面硬撐。”
上一篇:上班族大呼:過節累過上班
下一篇:讀書改變命運,還對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