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營造勞動安全衛生環境?
勞動安全衛生又稱勞動保護,以保障職工在職業活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為目的的工作領域及在法律、技術、設備、組織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應措施。

標志:“勞動安全衛生標志”以代表勞動安全衛生的綠十字為中心,周圍用變型的齒輪和橄欖枝葉構成一個圖案,左側的齒輪象征勞動、長城和中國,右側的橄欖葉象征著和平、美滿和幸福。
企業勞動安全衛生技術環境的營造主要包括那些內容?
營造勞動安全衛生環境是預防勞動安全衛生事故的基本對策。
(一)營造勞動安全衛生觀念環境
企業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勞動安全衛生觀念,使其成為企業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工作的主導觀念。安全第一是處理生產與安全兩者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預防為主,防重于治,是處理職業危害的預防與治理關系應遵循的原則。
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勞動安全衛生的價值理念。在企業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集中反映了企業組織整體對勞動保護工作的價值取向。此種勞動保護的價值取向奠定了在企業的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工作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勞動保護工作方針的基礎。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成為企業所有員工在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工作中的職業道德行為準則。它可以規范、引導企業員工的勞動行為和管理行為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營造勞動安全衛生制度環境
1.建立健全的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各項勞動保護管理制度是企業的決策行為、管理行為、勞動行為準則的依據。勞動安全衛生事故的發生,重要原因是人的錯誤行為造成的:決策人員違反客觀規律的錯誤決策行為;管理人員的違章管理行為,強令勞動者違章冒險作業;勞動者的違章操作行為,不按照操作規程作業。因此,制度環境的營造是實現安全生產的保證。
2.嚴格執行各項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各項制度得到有效地執行,并將各項規程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為。
3.獎懲分明。嚴格執行相關制度規范的應當獎勵,違反相關制度的應當懲罰。獎懲分明、獎懲結合,克服以懲代管、重懲罰輕獎勵的傾向。
(三)營造勞動安全衛生技術環境
1.直接使用安全技術和無害裝置、無害工藝,從基礎上避免勞動安全衛生事故。
2.完善勞動場所設計,實現工作場所優化。從人、機、環境系統關系中為降低員工作業疲勞,包括生理疲勞、心理疲勞,降低勞動強度,從而為減少因作業疲勞導致的錯誤操作行為創造條件。勞動工作場所優化應做到:(1)科學裝備、布置工作地;(2)保持工作場所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環境;(3)正確組織工作場所的供應和服務;(4)勞動環境優化等。
3.勞動組織優化。主要包括:(1)不同工種、工藝階段合理組織;(2)準備性工作和執行性工作合理組織;(3)作業班組合理組織;(4)工作時間合理組織等。
上一篇:合約期內默許勞動時間延長不算加班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