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杰出律師”王小駿主要事跡

王小駿,寧波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兼維權幫扶中心負責人、公職律師。從事工會法律工作20年來,忠于憲法和法律,遵守律師執業行為規范,懷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遺余力為職工說話辦事,千方百計幫職工維權解難,在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了積極作用。20年來,他共承辦無償代書、出庭代理案件186件,辦結率達100%。處理非訴維權案件1256件,涉及經濟標的1000余萬元,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受到職工的廣泛贊譽,被職工譽為“工人律師”。
一、仗義執言,為職工利益據理力爭
對于合法權益受侵職工,王小駿總是仗義執言、依法維護,許多故事讓職工津津樂道。
原在一家草制品廠務工的洪志海,體檢時被診斷為“疑似塵肺”,需作進一步職業病確診。原單位為推卸責任拒絕出具證明,小洪因此失去了工作,靠舉債度日。王小駿聽了洪的遭遇后,立即與余姚市總工會取得聯系,同時專程趕到疾病防控中心調取洪志海的體檢診斷書,并多次到該草制品廠做化解工作,終于使廠方為小洪出具了證明材料,幫助他獲得了職業病防治的診斷權,拿到了工傷賠償款。近年來,王小駿采用協調、法律監督、法律援助等手段,幫助曾在寧波從事藺草行業的大批農民工,依法落實了塵肺職業病診斷權,讓他們享受到應有的工傷待遇。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某電子公司實行了經濟性裁員。31名職工集體上訪至市總工會,情緒激動。了解情況后,王小駿立即會同工業工會負責人,趕到企業進行協商。一次次的奔波,一次次的據理力爭,企業終于承諾改制前工作的職工一個不裁,切實保障了老職工的勞動權益。
像這樣的維權案例還有很多,如為一名傷殘三級的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使他的工傷補償費在原判決39萬元的基礎上增至43萬余元,并由廠方一次性支付;為妥善安置雙圓公司關閉歇業后的老職工多方周旋,督促企業盡可能提供老職工就業崗位,對不愿意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由集團安排到下屬單位工作;為物流公司工傷致殘但拿不到錢的徐澤銀奔波三年,討回公道,企業最終同意一次性支付工傷待遇144000元……
為了當好職工權益的代言人,王小駿還十分注重源頭參與,通過各種途徑反映職工愿望和呼聲。先后參與了《寧波市勞動合同條例》、《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立法工作,為職工鼓與呼。針對市屬企業改制后的一些遺留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這些建議均被有關部門采納,為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提供了依據。在擔任市政協委員期間,推動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出臺了《關于切實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政策,為源頭維權提供了堅強的法律保障。
二、義不容辭,為農民工說話辦事
近年來,市總工會職工維權中心幫助農民工追討的工資達上千萬元,這其中就凝結了王小駿的大量心血。蔡亞等5位民工在寧波一家建筑安裝公司在山東荷澤承接的一工程里當水電工。由于建設單位資金困難,迫使工程停工,5位民工的9000元工資沒了著落。兩年間,他們上百次追討工資而結果。2003年1月22日,當心灰意冷的民工們準備返回老家,但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撥通了寧波市總工會“12351”職工維權熱線電話,沒想到接到投訴的王小駿當即表示“你們的錢,我幫你們討回來”。經聯系核實后,王小駿多次上門進行協調。最后,項目經理同意由其個人向公司借款,為5位民工支付了這筆在外地拖欠長達兩年多的工資,并用專車將民工送到寧波汽車南站,讓他們高興地踏上返鄉路程。在晴綸廠化工車間打工的陳錢喜不幸遭二氧化硫重度中毒,被鑒定為傷殘四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后因賠償問題與單位發生爭議,被停發了護理費和營養費。陳為討說法,先后進行勞動仲裁、民事訴訟,沒打贏官司,還花費了1萬元。走投無路的他慕名找到了王小駿。王小駿為他代寫訴狀,并擔任他的援助律師。開庭那天,王小駿為這位身處絕境的農民工足足作了一下午的精彩陳述,終于為他討回了公道。雙方最后達成調解,陳錢喜順利拿到了17萬元的醫療費和工傷賠償。
三、匡扶正義,為職工解決疑難雜癥
王小駿不僅主動承接寧波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寧波市總工會指派的維權案件,而且依法、高效地辦結了一批有較大社會影響的疑難案件。
某公司因長期加班,未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引起了生產一線員工強烈不滿,造成集體停工事件。雙方幾次交涉未成,勞資矛盾升級。29名外來務工人員上訪市總職工維權服務中心,希望工會主持公道。王小駿帶領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往企業,召集企業法人代表與外來務工人員代表進行協商。面對態度強硬的企業主,王小駿一方面盡力穩定職工情緒,另一方面有理有據地向企業解釋法律規定,經過努力,事情圓滿解決。
周女士原是某紡織公司員工,在單位連續工作了十年,2009年12月,她向公司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遭到拒絕,還丟了飯碗。公司又遲遲不辦理離職手續,致使她養老保險中斷、失業保障金無法領取。無奈之下她與企業打起了官司。沒想到,勞動仲裁輸了,法院一審也輸了,她上訴至寧波中院。王小駿詳細了解情況后,決定為她提供法律援助,并與企業、法院進行協調。經王小駿耐心調解,企業終于在二審開庭前讓步,同意一次性補償周4.2萬元,雙方勞動關系終止。周女士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為我這個陌生人不辭辛苦,真不知如何感謝王部長。”
四、注重調解,搭建社會化維權平臺
在依法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時,王小駿通過非訟手段辦理案件141件,其中社會影響較大的重大群體性案件就有13件,有力地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2009年,北侖區在寧波率先推出社會化勞動爭議調處機制,探索出了一條在經濟社會轉型期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的新路子,取得顯著成效。在總結推廣“北侖經驗”的過程中,王小駿做了大量工作,為化解勞動關系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推動市委、市政府兩辦聯合下發文件,并成立由分管市長擔任主任,工會、勞動等為成員單位的市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形成了社會化維權大平臺。牽頭制訂一系列文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和推進工作機制。奔赴全市各地進行指導檢查,督促各地加快建立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的步伐,確保社會化勞動爭議調處機制有效運行。積極推進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向鄉鎮(街道)、村(社區)以及職工人數在200人以上的規模企業延伸,形成勞動爭議預防、預警網絡。截至2010年7月,全市勞動爭議聯合調解中心自主受理立案、接受仲裁機構或法院委托調解勞動爭議案件共計5116件,成功調解3689件,調解成功率達72.1%。
“為民作主,肝膽相照”、“工人的父母官”……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受助職工發自肺腑之言,是對這位工人律師最好的回饋。王小駿至今已收到各類錦旗、感謝信72面(次),每一面錦旗、每一封感謝信的后面都有一個感人肺腑的維權故事。他也因此被省總工會評為維權工作先進個人,他率領下的寧波市職工維權幫扶中心連續六年被評為全市信訪工作先進集體,2008年被評為全國工會優秀幫扶中心。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