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人民調解員 每年化解4萬余糾紛
在鄉鎮、街道、社區、村莊;在商場、醫院、法院、派出所,總有那么一群人,為了別人的家長里短奔走,排憂解難,有時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還得強顏歡笑、和風細雨……這一切,只為了當事人能夠破涕為笑,為了社會矛盾糾紛獲得化解。
他們,就是長沙1.7萬余名人民調解員。
市司法局副局長謝朝輝介紹,長沙市共有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2295個,人民調解員1.7萬余名,每年調解社會矛盾糾紛4萬余件,化解重大疑難矛盾糾紛3000多件,調解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為服務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全市司法行政機關推行“三調聯動”工作,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效銜接,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駐基層人民法院調解工作室9個,駐人民檢察院調解工作室9個,駐公安派出所調解工作室168個;同時成立了264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人民調解業務范圍拓展到消費、市場、醫療、物業管理、交通事故、勞動爭議、征地拆遷、土地承包、林權、水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等十多個領域。涌現出了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長坡調委會、全國十佳人民調解員陶山麓等諸多先進典型。
“隨著民間糾紛的不斷演變和發展,人民調解的范圍已經發生了變化。”市司法局基層處處長向良軍告訴記者,目前長沙的人民調解已逐漸從傳統的婚姻家庭、鄰里關系、小額債務、輕微侵權等常見、多發的矛盾糾紛,向土地承包、拆遷安置、環境保護、醫患糾紛等社會熱點、難點糾紛領域擴展。2009年以來,長沙市先后成立了264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成功調處各類行業性、專業性矛盾糾紛2.4萬余件,其中調處醫患糾紛1225件、消費糾紛6371件、交通事故糾紛7318件,勞動爭議糾紛3476件,物業管理糾紛862件。
說起人民調解員,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婆婆媽媽或白發長者,如今,這已是老皇歷了。長沙按照威信高、能力高、素質高、熱情高的“四高”標準,選聘、充實人民調解員隊伍,目前全市已建立約300人的較穩定的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專職人民調解員文化水平高,專業技能強,年輕有活力,在解決重大疑難糾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為提高人民調解專業化水平,長沙分14個專業組建了人民調解法律顧問團和專家庫,為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專業性調解工作提供咨詢意見和建議。目前全市已組建由160余名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組成的人民調解法律顧問團和由80余名醫療、環境保護、勞動爭議、物業管理、交通事故等行業專業人員組成的人民調解專家庫。
長沙優秀人民調解員風采
陶山麓:傾情調解寫春秋
陶山麓,中共黨員,法律專科畢業,49歲。在基層工作30年,曾擔任過副鄉長、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等職務12年,現任瀏陽市司法局鎮頭司法所所長。他主持調處的糾紛總數超過了2000起,赴全國十個以上省市解決跨地區糾紛超過40起,防止“民轉刑”148起,近10年他所獲得省市各種嘉獎40余次,先后被評為瀏陽市政法系統辦案能手、長沙市十佳人民調解員、湖南省優秀司法所長、湖南省十佳人民調解員、全國十佳人民調解員,省政府記一等功一次、市政府記三等功六次。
李娜:“鐵娘子”敢調善調
李娜,雨花區雨花亭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全國人民調解能手、省十佳人民調解能手。參加工作16年來,她把滿腔的熱情傾注在人民調解事業上,在調解工作中,她就像一名中醫,“望聞問切”,既講政策法律,又講道德感情,既講公平正義,又講人情世故,許多看似無解的死結被她妙手解開,許多劍拔弩張的險情被她輕松消除。李娜敢于調解,在她手中,寶馬家具城經營糾紛、紅星服飾廣場經營戶糾紛等一大批糾紛悄然平息,無一上交,無一反復。李娜善于調解,在紅星大市場率先組建了市場調委會,廣泛深入地開展市場糾紛的防范和調解工作,市場呈現出全新的局面。16年來,李娜先后成功調解矛盾糾紛2400多起,預防“民轉刑”案件160多件。
師敬華:“人民調解110”
師敬華,現年54歲,天心區坡子街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連續多年被天心區委、區政府評為政法工作先進個人、優秀政法干警、優秀人民調解員等稱號,2006年被長沙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人民調解員”稱號,2011年被湖南省司法廳授予“優秀人民調解能手”稱號,2012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國人民調解能手”稱號。其所帶領的司法所也于200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依法辦事示范窗口單位”等稱號。師敬華自1990年擔任司法所長、調解委員會主任至今,共調解各類民間糾紛4000多件,調解成功率達98%,當事人協議履行率達100%,制止突發性事件80余件,被當地人民群眾稱為“人民調解110”。
人民調解長沙模式可圈可點
如今,人民調解已經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解決矛盾糾紛的方式,被國外譽為“東方經驗”、“東方一枝花”。在長沙各區縣市,各種構建大調解體系、服務大發展格局的調解措施層出不窮,也構筑了人民調解的“長沙模式”。
“有些事情如果要走法律的途徑解決,很難。漫長的訴訟過程,成本太高,老百姓不愿意打官司。人民調解的老辦法翻新成‘三調聯動’就是創新,收到了立竿見影的好效果。”不少市民這樣表示。
高新區
高新區針對群眾反映的糾紛信息以及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實地走訪,充分調動村民小組組長、離退休干部、老黨員和當地有聲望、有正義感人士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調解工作中來,運用他們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促進調解工作。同時在高新區大力推行“流動庭式調解”,使矛盾在萌芽狀態就能得到及時解決,降低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使矛盾解決在基層。
長沙縣
長沙縣在實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種調解形式有機結合的同時,著力健全縣、鄉(鎮)、村(社區)、組四級調解組織,構建了“四級三調”大調解格局,先后妥善化解了機場高速大巴縱火事件民事賠償等一系列重大難點問題,使調處工作社會公信力提高,有效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瀏陽市
瀏陽市推廣“10+1”人民調解員制度(即每十戶村民家庭推薦或聘任一名調解員或糾紛信息員),讓人民調解的觸角遍布每個屋場、每個樓棟。村調委會調處本村較大的糾紛,小組調解員或信息員負責調處在小組內的一般糾紛;對于村調委會難以調解的疑難糾紛,由鄉鎮調委會負責調處;對于時間太久、案情復雜、影響較大的積案,則由縣級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調動相關部門力量,聯合進行調解。
寧鄉縣
寧鄉縣采用“四位一體”交通事故糾紛處理模式,即分別由縣司法局負責司法調解、縣交警大隊專職行政調解、縣法律服務中心從事人民調解、縣人民法院成立交通法庭,四方派員一齊進駐縣交警大隊事故調處中心集中辦公,四種選擇任當事人挑,還不必跑來跑去,群眾滿意率明顯提升。
芙蓉區
芙蓉區推出“司法快車”,整合各方法律服務和調解力量,讓矛盾麻紗盡快化解。據了解,“司法快車”開行有法制宣傳、人民調解、社區矯正以及法律服務四趟“分列”,要求對于街道轄區內的一般民事糾紛,發現后15分鐘內調解人員要到現場,而對較為復雜、需要區職能部門參與解決的事件,發現后相關人員趕到現場的時間也不能超過1小時。
天心區
天心區推行人民調解“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全面推行“三級網格化”管理模式,即區級網格、街(鎮)級網格和基礎網格;組團式服務:整合社會資源,組建各級網格人民調解服務團隊。區級網格聯合法院、檢察院、公安、相關行政部門及行業專家、律師等組成人民調解員庫,全面推進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街(鎮)級網格進一步推行個人調解室的建設,著力構筑第三方參與的矛盾調解機制。
岳麓區
岳麓區司法局相繼成立了駐湘雅三醫院、省腫瘤醫院、市第四醫院人民調解室,廣泛建立起醫患糾紛人民調解防線。敞開咨詢窗口、調解通道和援助渠道,延展并鞏固了維穩防線。同時充分吸納社會力量參與人民調解。將律師、公證員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納入人民調解隊伍,充分發揮其專業素質高、溝通能力強的優勢,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糾紛效率。
開福區
開福區創立“四三”聯動調解工作機制,對重大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實行“三種設定、三調聯動、三個步驟、三次調解”,以此成功調處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多起矛盾糾紛積案。區司法局還進一步發揮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的銜接聯動,以點帶面,精心部署,將重點建設醫患糾紛、拆遷糾紛、交通事故、消費權益、勞資糾紛、婚姻家庭等六大專業調解中心。
雨花區
雨花區形成了以司法所為龍頭,以街鄉鎮調委會為骨干,以村居、企事業、市場調委會為基礎,以駐法院、檢察院、公安派出所、醫院調解室為延伸,上下聯動、優勢互補的調解網絡。同時,推進退休法官、高校法律系學生為居民群眾提供義務法律服務,為人民調解注入新鮮血液。依托在派出所、社區、醫院、超市、重點企業廣泛設立的人民調解室、法律義工服務站,將法律義工和人民調解組織相結合,開展糾紛司法調解等特色服務。
望城區
望城區按照分級培訓原則,采取集中授課、自主學習、下鄉指導等多種形式,有計劃地對全區村(社區)調解主任、鄉鎮司法所長及司法助理員開展業務培訓,增強調解能力,提高業務水平。抓實矛盾糾紛化解。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對接聯動,人民調解進法院、醫院、檢察院、公安派出所、交警隊等工作開展良好。
記者手記
遇糾紛,人民調解免費為您排憂
遇到糾紛怎么辦?
請律師吧?動輒數千元的代理費可不是小數目;打官司吧?上法庭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結的事;生活困難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咱家雖不富足,可也不是貧困之家,遇到矛盾糾紛,有沒有個說理的地方呢?
這是廣大市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長沙市司法局提醒您,發生矛盾糾紛,可以依靠人民調解及時、有效地解決紛爭,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人民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說服、疏導等方法,促使矛盾糾紛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和解協議的活動。人民調解作為民間的、群眾性的自治活動,植根群眾,服務群眾。
重要的是,人民調解是全免費的,不收取任何費用,為人民群眾化解民間矛盾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人民調解受理范圍是民間糾紛,即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涉及民事權利、義務的各種糾紛,亦即法律規定不能調解的糾紛以外的所有民間糾紛,包括婚姻、家庭、繼承、扶養、鄰里、侵權、土地承包、征地拆遷、勞資工傷、物業管理、醫療等糾紛,也包括法律法規規定允許和解的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引起的民事賠償。”市司法局副局長謝朝輝介紹,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長沙市全部鄉鎮(街道)、村(社區)均設立有人民調解委員會。遇到民間糾紛,市民可以就近到所在的村委會、居委會,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找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
下一篇:大余縣宣傳先行 力求雙贏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