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禁止在職教師課外的有償在線輔導行為呢?
該不該禁止在職教師課外的有償在線輔導行為呢?嚴格禁止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是合理合法的。但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和謹慎判斷新形勢下出現的不同形式授課行為的性質。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曬出了一張在線輔導老師的課程清單,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扣除20%的在線平臺分成后,這名老師1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對此,南京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表示,“線上輔導”雖是新生事物,但屬于校外兼職,應被禁止。如何看待在職教師的有償在線輔導?
觀點一:收費就該禁止
教育部在2015年6月曾發布《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明確“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在現實中,在職教師補課的形式是多樣化的,特別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在線有償補課開始出現,正如南京出現“時薪萬元”在線輔導教師,其本質也是通過借助于在線輔導平臺這樣一個專業培訓機構來實現有償補課服務,具有與傳統有償補課行為相同性質,應當予以禁止。在職教師的有償補課問題一直是我國教育治理的難題,從近幾年有償補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國家的法律規定來看,嚴格禁止在職中小學教師的有償補課是合法合理的。此次南京市教育局表態要禁止教師在線輔導,表明了地方政府對于有償補課新形式的一種態度。
嚴格禁止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是合理合法的。但同時,筆者認為,我們也需要關注和謹慎判斷新形勢下出現的不同形式授課行為的性質。如果只是教師之間或教師與學生之間為了科研探討,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網絡公開課是應當允許的。而且,如果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和現代信息技術,集聚和整合不同地區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但這件好事的前提仍然是不能以營利為目的,需要由教育行政部門來主導搭建平臺,有序發揮教師的特長與能力,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觀點二:“線上兼職”未嘗不可
在職教師“線上兼職”作為新生事物,是否應被禁止,可謂仁智各見。筆者認為,在職教師“線上兼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結合,已成為無可阻擋的潮流,再加上公眾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的增加,教育選擇已日趨個性化、多元化。在線教師模式之所以受到歡迎,在于其形式更加靈活和多元,也更容易盤活現有師資,實現在教育資源失衡下,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的替代,讓更多人有機會傾聽名師的授課,獲得更具性價比的教育服務。
從經濟利益驅動的層面講,在職教師正當的利益訴求也值得重視,對提高待遇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可以讓其得到滿足。在目前教師待遇普遍不高,而公共財政又難以企及的情況下,在職教師通過線上兼職得以提高收入水平,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筆者認為,允許在職教師在不影響日常教學的原則下,利用休息時間線上授課,無可厚非。
觀點三:線上授課,也是供給側改革
允許在職教師線上兼職,有助于充分發揮其能動性。并非每個教師都具備“在線輔導時薪萬元”的能力,這與教師的授課水平密不可分,需要在職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提高授課技巧,教師只有憑借出色的業務能力才能贏得受眾歡迎。從這個角度看,在職教師“線上兼職”對教師能力是種檢驗,對其水平也是一種促進。
不過,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供給,相比于其他產品而言,對質量的要求更高。如何給在線教師模式一個清晰的定位,并進行有效的質量監督,也是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故而認為當前要解決的不是該不該禁止的問題,而是如何有效規范,促進其良性發展。
要做到公益與效率的并重,可以采取兩種不同的實現途徑,一是由教育主管部門主導,由公立學;蛘呓逃撁斯餐修k,集中優秀的師資力量進行課題研究和課件準備,上傳至網絡平臺供學生選擇,至于是否收費則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也可以參照既有的社會化在線教育,進行“打賞式”收費,對經費實行統收統管的“收支兩條線”,給予教師必要的補助,既承認其應有的勞動付出,又可以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實現民辦公助,以服務外包的方式由社會機構承辦,公立學;蛘呓逃鞴懿块T予以配合和協助,共同打造官方的“在線教育”平臺,在理順渠道的同時有效滿足教育需求。
因此,只要做到了渠道的可控,機制上的完善,就可以讓在職教師“線上兼職”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雙贏。當前各種補課禁令層出不窮,很多地方對在職教師的約束已達“最嚴”,不過各種補課亂象依舊不斷出現。在這種情形下,在職教師“線上兼職”,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有益補充,也算得上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供給側改革。
上一篇: 勞動監察部門如何處理勞動者的舉報投訴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