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遲遲不發工資,我該怎么辦?
在日常生活中,公司推遲發工資在每個企業都有的現象,作為員工應理解公司的暫時困難,但如果公司沒有困難而故意拖欠工資,而且是長期、多次拖欠員工工資的,員工可予公司溝通,要求公司及時發放工資,如公司仍不發工資可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一、首先看看企業遲遲發沒有發放工資合不合法?
1、企業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征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后,可暫時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
2、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4條的規定,企業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征得本企業工會同意后,可暫時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
3、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企業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企業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因此如果企業推遲發放工資,不一定是違法行為,是否違法,視乎企業推遲發放是否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所以作為勞動者并不一定可以以此為依據向有關部門舉報。
二、如果企業遲遲不發放工資,已經違法的,勞動者應該怎么做?
1、企業未及時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的,包括沒有及時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加班工資和其它勞動報酬,勞動者可依法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企業支付經濟補償金 ,同時用人單位仍有義務支付工資差額。
2、企業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或者企業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將承擔以下法律后果,即勞動者可以要求有關部門規定企業以下內容:
(1)限期支付:企業沒有支付相關費用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企業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也就是企業只要補付即可。
(2)差額支付:
①企業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企業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
②這個規定的金額和《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不同:《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企業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于低于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
③《勞動合同法》只要求企業按規定補足已經支付金額與最低工資標準之間的差額即可,不必再加付補償金;
(3)加付賠償金:企業在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的期限內,逾期不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責令企業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綜上,如果企業遲遲沒發工資的,在這個推遲期限在合理的合法的情況下,即沒有違反法律規定的期限推遲發放工資的,勞動者可以等待;但是如果企業遲遲沒有發放工資超過了法律規定的期限,那么作為勞動者是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讓有關部門督促企業發放員工的工資,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上一篇:上班遲到,企業可以扣我工資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