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感受:物價漲幅像兔子跑 工資漲幅如烏龜爬
11月9日,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做客人民網談社會保障和收入分配。他透露,我國要改變當前公務員工資制度不完善的怪現象,就應摒棄以官定薪。
對于企業工資條例遲遲不能出臺,蘇海南解釋,現在企業工資條例還在抓緊研究、討論、擬定之中。金融危機帶來了很多原來沒想到的問題,要重新地把這些相關問題考慮得更周全,把法律制定得既有科學性又有很強的現實可行性。他強調,并非這個條例出臺之后,正常的工
資增長機制就建立起來了。因為條例能否落實,是另外一個問題。
針對收入差距問題,蘇海南稱,貧富差距的明顯縮小不會很快見效。我國在“十二五”期間首先要做到現有的收入差距不擴大,然后有所縮小就是成功。現在,我國收入情況是倒T型。底層低收入的特別大,中高層都不多。而理想模型是橄欖型,到2020年以后,我國才能再爭取加快形成橄欖型。
“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到,要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對于其內涵,蘇海南分析,針對當前公務員工資“怪現象”,我國要盡快改進六方面以完善公務員的工資制度。
這包括要調整工資結構,解決基本工資比重太小、補貼太多的問題;加快健全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平衡地區之間的公務員的收入水平,不至于有的很高,有的很低;建立職務與職級并行的制度。公務員如果不當官,工資就很低。避免現在很多機關是“五官科”,六個編制、五個長,只剩下一個兵的狀況;進一步健全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特殊崗位津貼等;要對基層低收入,特別是縣鄉鎮這一級的公務員的收入,加大對他們的激勵力度,讓他們拿到的錢和他們的勞動付出比較平衡;建立一個薪酬調查制度。就是看看企業的工資怎么變化,怎么增長。以這個做依據,相應地建立公務員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相關新聞 透明是公務員薪酬改革的前提 蘭州晚報
近日,新華網有消息說,針對30名全國人大代表在議案中提出,當前我國存在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發放隨意性大、缺乏法律依據等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在組織研究擬訂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和“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
這條新聞迅速成為熱點,民眾對此表現出極大的關注。這背后到底藏著什么樣的民意訴求呢?作為一個職業來講,公務員和公司職員也許并沒有許多差別,不過是干活拿錢罷了。而從目前的公務員工資制度來講,公務員的薪金并非最高,但為何“國考”總是這么熱呢?
說到底,大家看重的不是那兩個小工資,而是這一職位背后暗藏的很多東西。比如說,福利、灰色收入及與權力有關的前程等等。
所以,當我們看到“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的條目時,難免失笑。僅僅從工資下手的改革,很難消除權力部門權力人自我圖利的原始沖動。工資制度再合理,若是對權力沒有制衡,若是沒有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最終的結果依然是改與不改沒什么兩樣。工資低了,可以堤內損失堤外補,大不了多發點補助和福利,甚至可以權力尋租和權力變現來增加公務員崗位的“含金量”。這樣基礎上的改革,怎么改也改變不了民眾對公務員職位狂熱追求的現狀。
話說至此,是該往明了說。從現狀來看,公務員不是只靠工資吃飯的人群,所以從公務員工資入手的改革,并不能讓公務員這一職位徹底符合社會公平的基本要求。
我的觀點是:既然公務員由納稅人供養,那么他的收入和財產就該清晰地表露在公眾面前。如果公務員(特別是領導)的財產不公開、不明示,工資制度設計上的改革必將被民眾所質疑。比之科學合理,對公務員職位和待遇的薪酬關注,更為緊要的是透明與公平。
上一篇:海南 事業單位全面實施績效工資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