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反對用人單位歧視獨生子女
據聞在醫護界關于獨生子女存在工作情緒問題已成為論文主題。電視劇《我的青春誰做主》里王璐丹扮演的小護士把老人家哄得服服帖帖,可事實中獨生子女充當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聽說不容樂觀。這不廣州護校應屆畢業女生找工作時屢屢被問是否為獨生子女,因用工單位稱非獨生子女能吃苦,有愛心,招護士優先錄用而引發熱論。不過多數網友不贊同用人單位這種先入為主的思維和做法的。
網友熱論:
■作為用工單位來說,不管是哪個行業、哪種職業,誰都愿意招收不嬌生慣養、能夠吃苦耐勞的員工。再說,用人單位采取什么樣的標準招人,這是別人的用工自由,不必大驚小怪。
■獨生子女因為其家庭環境等影響,難免會存在不能吃苦、嬌氣的毛病,這對于需要吃苦耐勞的招聘方而言,顯然是一個缺點。
■需要看到的是,獨生子女并非都不能吃苦,這樣做難免有把獨生子女一棍子打死的嫌疑。換言之,招聘單位不應在這上面搞特殊化,這令人難以接受。孩子能不能吃苦與成長環境有關,與是否獨生無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年青一代的吃苦耐勞精神與過去有所下降,不光是獨生子女如此,非獨生子女也如此。
■其實,如果用人單位覺得誰不勝任工作,可以通過解聘的程序,而不必搞“主題先行”。
■把不能吃苦作為拒絕獨生子女就業的理由,這是一種歧視,不可理喻。
■如果以后都變成獨生子女了,是不是就意味著不招人了呢?
■將獨生子女排除了,其他的就一定是能吃苦的了?這樣的邏輯顯然經不起推敲,也很可笑。
■盡管這樣的規矩看上去有些雷人,但不可否認,用人單位這種就業歧視,與現實中獨生子女自身的問題有著很大的關聯。要改變這種“思維定式”,也需要廣大獨生子女自身的努力,用行動來做出詮釋。
■用人單位有這樣的古怪規定,某種意義上說,何嘗不是對那些獨生子女父母的一種警示呢。優生優育不能只是著眼于子女物質生活的改善與滿足,也需要培養孩子更好的競爭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這種招工傾向容易在社會上形成一種誤導,即對獨生子女的就業歧視,可能會對我國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形成一種“挑戰”。
上一篇:隱瞞婚姻狀況算不算提供虛假信息?
下一篇:商丘“零投訴”背后的實情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