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棄經驗要熱情
這次我們在多個招聘會采訪時發現了一個新現象,不少用人單位都降低了對“工作經驗”的限制,轉而要求應聘者對工作崗位有“興趣”,甚至要“熱愛”本行業。

招聘條件
“不強求經驗,但要有興趣、激情、沖勁;不強求聰明,但要勤奮、勤快、勤勞;不強求伶牙俐齒,但要有熱情、隨和、微笑。”這是一家水暖設備有限公司開出的招聘條件。
用人單位:熱情可以彌補經驗
這些用人單位表示,企業最看重的是應聘者的忠誠度,他們希望找到能夠持續穩定、并創造性開展工作的員工,越來越多的單位將考察畢業生對工作崗位的愛好和興趣作為重點。“只要熱愛本職工作,經驗可以慢慢積累。”
投資及咨詢企業都要求應聘者“熱愛證券行業”,承諾對“有興趣但無經驗者”可以經過專業培訓,并取得資格認證后錄用。一家餐飲公司招聘數十名餐廳見習助理,條件是“所學專業不限,但要求熱愛服務行業”。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對教學及管理人員的要求也多為“熱愛教育工作”。
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說:“過去我們雖然招了不少大學畢業生,可是沒過兩年,近八成都走了。其中有半數對自己選擇的工作并不熟悉,也缺乏熱情,所以遇到困難就容易打退堂鼓。所以,我們寧愿選擇沒有經驗、但有工作熱情的人。”
學生困惑:先就業還是先擇業?
“現在工作這么難找,還挑什么呀。”這是記者在采訪中常聽到的一句話。據調查,約五成大學畢業生屬跨專業求職。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迫于就業壓力,找工作時往往只看工作能不能做,用人單位會不會接受,卻很少有人冷靜地問問自己:我到底喜歡做什么?盡管大學畢業生放棄了按個人興趣擇業,而選擇先就業,但很多人在工作后很快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崗位,于是紛紛離開。真正做過完善職業規劃的大學畢業生不足兩成,這直接導致員工跳槽率始終居高不下。
專家解讀:讓職業興趣指導就業
省人才研究所所長姬養洲分析,就業市場中出現的這種新趨勢,表明用人單位與應聘者之間存在著認識上的明顯錯位——前者看重的是“職業興趣”,后者所指的往往是休閑興趣。“職業興趣是人們對某種職業活動較穩定而持久的心理傾向,而休閑興趣往往不具備持久性,與職業發展未必相關。比如愛看動畫片并不意味著能成為動畫專業人才。”
過去是“干一行愛一行”,如今已經變成“愛一行干一行”。面對職業理念的巨大變化,他建議畢業生拋開對“休閑興趣”的依賴,讓“職業興趣”成為就業指南針。大學畢業生也應以職業興趣作為立足點,通過職業規劃來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行業和崗位。
上一篇:大學生求職:學歷與實踐一樣重要
下一篇:令人糾結的加班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