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人不在意福利,只求工作環境良好不危及健康
現狀:工資主要靠加班一個月最多休息兩天
小周是一名普通的外來務工人員。2009年,他從農村老家來到上海打工,在閔行區一家職業介紹所里,他找到了這份工作,在慰珍機械廠作磨床操作工。每月工資由底薪和加班工資組成,底薪就是上海最低工資水平。小周告訴記者,工人們主要靠加班掙錢,而加班費以計件工資的形式計算。他說:“每天8小時工作以外做出來的零件才算錢,如果要掙到兩千多塊,每天都要至少加班兩個小時。”東方網記者在晚飯時間進入工廠車間,發現仍有工人在這里加班干活。
此外,雙休日對這些工人也是奢望。小周表示,如果雙休日不去加班的話,會被班長批評,如果連續幾周都不去加班的話,話就說得很難聽了。小周說:“一個月只能休息一兩天,這樣干下來,一個月可以掙到3千塊左右。”
要求:對福利沒要求勞動環境要良好
沒有年終獎,沒有滿勤獎,也沒有其他福利。盡管工作很辛苦,但小周表示,他對這些都不在乎,他唯一關心的是,自己可以有一個不錯的勞動環境。
小周表示,干活時他要頻繁接觸防銹水和噴出來的冷卻液。小周介紹,工廠里每個月發五六雙塑膠手套,這是為了防止防銹水傷害工人的手。但他表示,這幾雙手套根本不夠用,“手套質量很差,一雙用不了五六天就壞了。”東方網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工人都在一個棉手套外再套兩個塑膠手套。一位工人告訴記者,手如果長時間接觸防銹水,皮膚會刺痛并且掉皮。

小周認為,噴出來的冷卻液水霧讓自己的鼻子很不舒服,到了晚上,鼻腔十分干燥還有點疼。可工廠并沒有提供相關的保護措施。他找工廠反映,但他們表示噴出的水霧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無奈之下,小周自己購買了不少一次性口罩。“班長告訴我,很多人在這里干了十幾年了,一點事都沒有。不過我覺得,水霧本身就有味道,每天攝入一點,安全性實在無法保證。”

無奈辭職,一切重頭開始
無奈之下,小周和其他三位工友選擇了離開,重新尋找工作。辭職的時候,工廠扣了小周500塊錢,理由是合同期未到。小周想要個罰款單,結果財務以種種理由回絕了他,小周只得作罷。
辭職后,他們又再次奔波在尋找工作的路上。和兩年前的金融危機時期比起來,現在的求職市場好了許多。沒兩天,小周就找到了新工作,這是一家比較大的機械制造企業。工資待遇方面,對方表示可以拿到4千元以上。談到工作環境,小周表示:“這家企業比較大,希望會正規一些。”
上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工廠的生產安全環境,工人如果感覺處于弱勢,可以尋求安監局和當地勞動保障中心的幫助。安監局需要配合環境監督局等相關部門對工廠勞動環境安全做出判斷。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