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歸縣新農保試點成效顯著
湖北省秭歸縣自新農保試點工作啟動實施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新農保試點工作列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廣泛宣傳動員,舉全縣之力,扎實推進,工作富有成效,走在全省前列,總體來講具有四個特點,即“四高四到位”。
1、參保率高,方法措施到位,超額完成參保任務。
自新農保全面啟動以來,全縣各鄉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迅速成立新農保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采取各項措施:實行領導包片、黨員干部包村的辦法、廣泛宣傳發動、優化部門服務、創新工作方式、建立日報通報制度、強化考核與督辦等,扎實開展參保登記和繳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縣共有38.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14977人,符合新農保參保條件的有215156人(其中重度殘疾人2266人),截止目前,全縣已參加新農保農民200470人,參保率達93.17%,征繳保險費2600余萬元。提前半年超額完成了省人社廳下達的2011年6月底參保率達85%的目標任務。
2、發放率高,待遇支付到位,全面落實各項待遇。
經過前期細致調查摸底登記,全縣符合享受新農保待遇條件的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共有48092人,在與縣農行和郵儲銀行的共同努力下,通過社會化發放方式,在2010年12月31日前,按照省政府要求,全縣48092名60周歲及以上農村老人每人月55元基礎養老金全部發放到位,共計800余萬元(3個月,從2010年10月計發)。2010年12月25日和28日,縣政府和人社局分別在茅坪鎮蘭陵溪村、兩河口鎮政府舉行了新農保養老金待遇首發儀式,為6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存折及銀行卡。2011年春節前夕,各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將養老金存折(卡)全部發放到全縣應享受待遇的農村老年人手中,做到了100%準確及時發放到位。現已按月正常計發,目前累計發放待遇1391.2萬元。
3、標準高,人員機構到位,全力保障工作需要。
一是組建工作機構。在全縣12個鄉鎮成立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作為縣人社局的派出機構,由人社局主管,鄉鎮人民政府協管,每個中心核定事業編制2人,另外按照“以錢養事”的機制設立公益性崗位3人。在各村設立新農保協辦員1人。2010年12月24日以前上述人員全部進崗到位。
二是經費保障到位。縣政府為每個鄉鎮服務中心預算15萬元平臺建設經費,安排新農保啟動資金50萬元,確定了工作經費標準。
三是規范鄉鎮平臺建設標準。下發了鄉鎮工作平臺建設方案,對鄉鎮平臺建設的場所、設備、制度、標準等進行了統一規范。全縣12個鄉鎮按照有服務大廳、一間辦公室、一間檔案室、5套辦公桌椅、6臺電腦、2臺打印機、1臺復印機、2臺空調、2臺飲水機、2張便民椅、1個電子顯示屏的基本要求建設到位,所有鄉鎮的平臺建設均能滿足工作需要。
四是充實新農保經辦機構力量。縣人社局明確了一名副局長主抓新農保工作,成立農保管理股,新增1名工作人員。明確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局與縣社會保險局合署辦公,新增2名副職班子成員,通過公開考試選調的辦法補充6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工作人員。
4、起點高,網絡建設到位,信息系統投入運行。
按照省統一要求,新農保基礎網絡信息系統建設已到位,完成了上聯市局、下聯鄉鎮、橫聯財政、金融部門的信息網絡建設,全縣12個鄉鎮人社服務中心的數據系統已經與省人社廳數據中心聯網,現已啟動基礎數據信息錄入等工作。(湖北省秭歸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余先達 向建 周錦程)
上一篇:碩士當城管,微笑為市民
下一篇:召陵區開創醫保基金擴繳新局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