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追嫌犯釀車禍惹爭議
近日,在貴陽市南明區解放西路修車的姜師傅再一次遭遇了飛車搶奪,為奪回被搶走的項鏈,姜師傅駕車狂追兩名嫌疑人,在一處路口撞翻嫌疑人所騎摩托車,導致6車連環追尾。
這起追尾事故保險公司該不該賠?失主撞傷嫌疑人或路人該承擔什么責任?市民遭遇小偷等犯罪嫌疑人該不該這樣追?一系列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案情回放
追嫌犯引發6車連環撞
近日,姜師傅開車到貴陽市南明區解放西路修車,剛轉身背對公路,只聽見身后過來一輛摩托車,緊接著脖子上一根項鏈被人猛然扯走,回過頭來,姜師傅看見兩名男子正駕駛一輛摩托車逃竄。
遭遇飛車搶奪,姜師傅來不及細想,拿起手中車鑰匙便砸了出去,鑰匙掉在6米開外地上,摩托車上一名嫌疑人轉過頭來看了一眼,而該嫌疑人右手上正捏著姜師傅的項鏈。
姜師傅看清摩托車駕駛員戴著安全帽,于是,他立馬撿起地上車鑰匙,打開車門駕駛自己的銀色現代小轎車追了上去。
駛至工人醫院門口,摩托車突然左轉駛向工人醫院門前橋上。顧不上打電話報警,姜師傅繼續狂追,后被摩托車上的兩名男子察覺,于是,他們立即加大油門。見狀,姜師傅也提高了車速。
在右轉彎車道上,摩托車被姜師傅的銀色現代小轎車撞翻在地,接著又撞上前面一輛等紅燈的黑色大眾小轎車。瞬間,摩托車被撞得嚴重變形。車上兩名男子摔倒在地,摩托車駕駛員爬起來就逃跑,姜師傅去追摩托車駕駛員沒追上,回來發現自己的現代小轎車追尾,導致等紅燈的多輛小轎車連環追尾,現場一片混亂。
爭議焦點
是否屬于交通事故
當事人如何擔責
保險公司:要看警方最終認定
“保險公司該不該承擔責任,要看警方最終事故認定,不提倡因個人利益危害公共安全。”記者咨詢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貴陽中心支公司經理白羽時,白羽告訴記者,對于發生在姜師傅身上的這件事,保險公司有責任在接到報警后,及時趕到現場對受損所有車輛進行定損。在公安機關調查結果還沒出來之前,各車車主可以先墊付修車費,將車修好。最后,將根據警方調查結果,結合《道路交通法》、《民法通則》、《保險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確定誰該承擔相關費用。
“追尾事故到底是駕駛員故意行為還是主觀行為,都還需要相關職能部門認定。”采訪的最后,白羽說,作為駕駛員,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因個人利益受損而影響公共安全。
律師:追嫌犯要和事故區分開來
北斗星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永勇認為,失主追嫌疑犯要與車輛追尾事故區分開來。
追嫌疑犯導致車輛追尾,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由交警等職能部門認定,是否屬于交通事故。屬于交通事故,由交警部門最終認定追尾車輛駕駛員應承擔的相應責任。不是交通事故,案件移交公安機關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確定駕駛員應承擔的相應責任。
追尾事故是否屬于故意傷害,不僅要根據傷者傷情來確定,同時還要結合這起事件是否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朱永勇律師說,目前,只有等待公安機關最終調查結果,方可確定這起事件中各方當事人應該承擔的相應責任。
撞摩行為該不該
市民說法不一
“追搶奪嫌疑人的姜師傅應該表揚才對,在他的主觀意識里,也不想造成交通事故。”市民劉元鵬先生說,如果大家被搶以后都不追,任由犯罪嫌疑人逍遙法外,又如何實現社會治安群防群治?
“即便姜師傅不開車撞向摩托車,摩托車駕駛員也有可能在慌亂中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姜師傅是在追逃跑嫌疑人造成其他車輛追尾,保險公司應該承擔相應賠付責任。”60歲的吳老伯說,街面上飛車搶奪越來越猖獗,就應該有這樣的人站出來,抓住犯罪嫌疑人,保護更多人安全。也有人認為,姜師傅開車追搶奪嫌疑人的方式還是有點不當,姜師傅撞傷人,導致追尾事故發生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駕駛員王先生說,姜師傅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去追逃跑的嫌疑人,車速應該不慢,危險也是在預料當中的。當時他完全可以記下摩托車的車牌號以及搶奪嫌疑人的衣帽特征報警,讓警方來堵截犯罪嫌疑人,這樣就可以將危險降到最低。可姜師傅沒有這樣去做,同時,他的高速駕車也危及其他行人和車輛的安全。事后造成多輛小轎車追尾,以及姜師傅聲稱的搶奪嫌疑人受傷,姜師傅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交警:不是交通事故,移交公安機關調查
近日,貴陽市交警二大隊事故中隊中隊長梅冰說,這起事故不能定性為交通事故,因為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因過錯或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事件。而這起事故是當事人為了保護自身財產故意開車去撞摩托車,所以不是交通事故。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目前案件已經移交公安部門調查。
記者從南明公安分局了解到,車輛追尾事故中受傷的吳某仍在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目前,警方已經派人24小時看守,防止吳某發生意外。“以前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這起案件看似簡單,但事件前后因果關系相連,在案件復雜的情況下,警方只能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展開調查,傷者吳某是否是搶奪嫌疑人,還需要進一步調查。”南明公安分局一名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失主姜師傅追搶奪嫌疑人可以理解,但導致車輛追尾,造成人員受傷卻不值得提倡。
警方提醒,市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最好是記下犯罪嫌疑人衣帽特征,以及逃離現場的交通工具車牌號報警,由警方前后圍堵抓獲嫌疑人。即便要跟蹤犯罪嫌疑人,也應該在保障自身或他人安全的情況下悄悄尾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財產損失。
楊智林 鄒敏
代簽合同
關鍵詞
經本人同意
他人代簽合同是否有效
進公司時未簽訂合同,后公司為其辦理保險時,因勞保部門需要,公司便在本人授權同意的情況下代其簽訂了格式合同,那么,這樣的合同是否有效?
2007年3月,張某到某公司工作,工資按業務加提成方式發放。2007年4月8日,該公司在社會保險處為張某辦理各項社會保險時,因社保部門要求公司提供書面勞動合同,后由公司會計與張某電話聯系后代其在合同上簽字,簽訂了一份格式勞動合同。合同中約定了工作崗位、合同期限、月基本工資等。2008年9月,張某書面申請辭職,事由是自己創業。同年10月,雙方解除勞動關系。但是,2009年8月,張某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其未簽勞動合同的兩倍工資14300元。
本案主要爭議為,張某與公司之間的書面勞動合同是否客觀存在。張某認為,公司從未與其簽訂過勞動合同,后簽訂的格式勞動合同非本人簽字,而他申請辭職也是因公司沒有依法與自己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公司認為,合同是經張某同意才簽訂的,作為用人單位,已主動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依法為其辦理各項社會保險,也按合同約定支付其工資。故應當駁回張某的請求。
法院審理認為,在雙方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印刷公司已履行用人單位的責任,亦為張某辦理社會保險。該勞動合同的簽名雖不是其所簽,但雙方沒有為勞動合同的內容發生爭議。因此,該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已履行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義務。一審宣判后,張某提出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鹽城市鹽都區人民法院民一庭 陳曉輝
補償款分配
關鍵詞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離婚后
是否影響土地補償款分配
夫妻都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之后因感情不和離婚,妻戶口未遷走。那么,在該地進行土地補償時,前妻是否享有同等補償待遇?
1996年7月,李某與句容市某鎮黃泥村的村組成員江某登記結婚。同年8月29日,她將戶口遷入黃泥村落戶。
2003年8月,李某與江某感情不和,雙方辦理離婚手續。此后,李某一直未再婚,至今戶口仍留在被告黃泥村。期間,李某迫于生計曾離開黃泥村外出務工。2010年3月,黃泥村開始按每人4000元的標準向村組成員分配土地補償款,但黃泥村村民以李某已與江某離婚為由,未分配土地補償費給原告。李某多次向黃泥村村委會索要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審理認為,原被告之間的糾紛是基于分配土地補償款而產生的糾紛,依據法律規定,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即享有分配本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補償款的權益。原告于1996年將戶口遷入被告黃泥村時,即成為被告組織的成員,理應享有被告組織的成員資格權益。雖原告和江某已辦理了離婚手續,但其作為被告組織的成員資格,并不隨婚姻關系的解體而消失。因此,李某請求被告給付其應分得的土地補償款的訴請,符合法律規定。句容法院 王洪亮
上一篇:17歲學生酒店實習摔成傷殘 酒店賠60%校方賠30%
下一篇:填寫不規范退工引爭議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